高歡打贏了西征,不過半年的戰爭,令藩府消耗巨大,而且因為外部環境的惡化,造成了梁國財政陷入了困境,經濟也遭受了一定的打擊。

這次迫使清軍退軍後,高歡短期的目標,會轉移到經濟發展,穩定民生,還有實現軍隊武器裝備升級,建立半近代化的軍隊上來。

現在隨著高名衡兵臨濟南,多鐸大機率會從洛陽撤兵。

這一戰總體而言,梁國自身丟失地盤較小,卻奪取了武昌之地。

南面傳來訊息,嶽州已經被賀人龍攻下,長沙西軍向西突圍,梁軍佔據湘江之東的廣闊土地,並且與丁啟睿所率粵軍,回師于衡陽,打通了陸地上與兩廣的聯絡。

雖說總體而言,這次混戰,梁軍算是贏了,但是高歡感覺,贏得比較吃力。

現在順過被當代呂布李際遇控制,梁國的連橫同盟瓦解,幾乎四面皆敵。

在這種情況下,高歡覺得以梁國現在的實力,打起來比較吃力。

為了應對局勢變化,高歡任命宋獻策、孫傳庭、高名衡為督師,整編各省軍隊,明確指揮體系,接下來便是準備積蓄錢糧,升級軍隊。

這次,高歡前來悔過林勞改鹽場,一是調研國營鹽場的情況,二是想看看勞改的情況,準備特赦一批,改造較好之人,徵招進軍隊之中效力。

高歡手下精銳戰力強悍,不過近幾年來,新募的幾十萬大軍,戰鬥力卻很拉胯,面對滿清和北明軍時,往往只能被動防守,沒有發揮出實力。

高歡研究後,覺得是梁軍擴軍太快,造成一個統兵一百多人的旅帥,極短時間就成為統領一千多人,甚至一營兵的中層軍官,能力完全無法勝任。

因此高準備尋找一批有經驗的中層軍官,以便軍隊能夠發揮應有的實力。

這時陳虎領著高歡往鹽場內走,同時介紹道:“臣在到鹽場,對鹽場進行改革,提出了薪資激勵和政治激勵,提高鹽工和犯人的積極性。”

高歡微微頷首:“什麼是薪資激勵,什麼又是政治激勵?”

高歡一聽,其實就已經懂了,不過還是問一問,給屬下一個表現的機會,而他這也是一種激勵。

陳虎忙道:“薪資激勵乃是鹽場僱傭過來的工人而言,臣制定了一套獎勵計劃,直接與個人產量掛鉤,同時嚴格控制質量。曬鹽工人和煮鹽工人產量高,獲得的工錢就多,他們自然積極性高,不需要工頭監督,就能自覺生產。而工頭的工錢,除了與整組工人的產量有關外,還與質量有關,一旦出問題,就要扣工頭的錢。這樣一來,工頭便會一面抓食鹽產量,一面又嚴格控制質量。”

高歡微微頷首,暫時也沒什麼補充。陳虎的改革,基本是按著高歡發下去《國營改制意見書》的思路和精神。

陳虎繼續道:“所謂政治激勵,其實與薪資激勵差不多,只不過激勵的物件是犯人,獎勵則從工錢,變成了食物和減免刑期,以及准許親屬探視。”

高歡聞語頷首,不過遂即沉聲道:“不錯!”

說話間,各人已經來到一處營房,高歡隨手挑起簾子走進去,便見房間內十分整潔,地上看不見任何垃圾,所有東西都放的整整齊齊,被子摺疊已經快趕上樑軍。

陳虎不禁笑道:“大王真是英明。臣剛到這裡時,還不明白這些的意義,但後來發現,正是這些細節,逐漸改變那些犯人的精神,讓他們服從號令,改變了許多陋習。”

這時高歡又被領到鹽場碼頭,老遠便看見,一大群俘虜,扛著鹽袋揮汗如雨,一名小吏則在一旁記錄。

“金聲桓,你乾的不錯,今天已經達標了。可以去一邊休息。”這時小吏看了看本子,微笑道。

金聲桓將一包一百多斤的鹽袋子丟上船,來到小吏身前,站了個標準的軍資,行禮道:“領導,我還能繼續幹,我要立功,爭取早日完成改造,回報社會。”

遠處高歡看見這麼一幕,滿意的頷首。

這時,一名軍官忽然走到高歡身邊,遞給高歡一封軍報,陰沉著臉,低聲對高歡道:“大王,多鐸撤兵了!”

高歡看了軍官一眼,隨手接過軍報,迅速掃視一遍,眼睛立時露出怒火。

(求月票,推薦,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