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內眾多文臣見此,臉上神情一陣變化,最終一個接著一個的跪下,違心的說道,“請侯爺即皇帝位。”

大殿內的文臣紛紛跪下,只剩下李自敬不知所措的杵在那裡。

這時李際遇看了俯首在他腳下的眾人一眼,卻擺了擺手,拒絕道:“本侯只是父皇義子,不是李家血統,怎麼能夠繼承大位?”

說完,李際遇將李自敬拉道大位坐下,領頭拜道:“臣等願意擁立殿下為主,請殿下登基。”

牛金星見此,對李際遇不禁刮目相看,於是領著一眾人,擁立李自敬為皇帝。

片刻間,眾人就在李自成的床邊,商議出了決策,李自成的兒子太小,不再考慮之列,由李自成之弟李自敬為大順皇帝,封李際遇為唐王,兼天下兵馬大元帥,封李自成的兒子為宋王,同時秘不發喪,捉拿李過一黨。

~~~~~~

李過和劉宗敏領兵,剛出襄陽不久,後方就有使者追來,宣讀李自成的旨意,讓劉希堯接手軍權,招李過和劉宗敏火速回朝。

劉希堯是左革頭領,與曹營一起被李自成收編,同李際遇關係不錯,且是劉宗敏的副將,讓他接手軍權,劉宗敏不會懷疑。

李際遇在發動兵變之時,便先派大軍,搶佔關隘,控制了訊息流通,防止政變訊息傳出武關和潼關。

他假傳李自成旨意,謊稱李自成突然發病,人已經不行,急招李過和劉宗敏回京,以防他有不測。

自從李自成遭遇刺殺後,身體就一直不好,整個人瘦得跟皮包骨不說,還時常生病。

這次本來李自成是要親征,便是因為身體不行,才讓李過代他征討張獻忠。

因此,當李過得到旨意後,並沒有懷疑,連忙與劉宗敏代兵返回襄陽,只帶百餘輕騎,匆匆前往關中接替皇位。

這時李過和劉宗敏一路馳騁,急著回去見李自成最後一面,四天時間就到過武關,準備走商州前往長安。

百餘騎兵一路賓士,道路上的行人紛紛閃避,而就在這時,路邊麥草堆中,卻忽然竄出一人,站在了道路中央,伸手大喝道:“快停下!”

“籲”李過和劉宗敏急勒馬韁,戰馬前蹄懸空,然後重重砸在地上,險些就撞到那人。

劉宗敏視之,是一穿著道服,貼著狗皮膏藥,手持旗幡的遊方道士,頓時揚起馬鞭,作勢欲抽,“找死,敢攔本侯的路。”

“權將軍息怒!我有要事稟報!”那人連忙說道。

劉宗敏一陣疑惑,收起馬鞭,皺起眉頭:“你認識本帥?”

那道士連忙摘下狗皮膏藥和假鬍子,露出標誌性的酒糟鼻,李過見此不禁驚訝道:“是宋先生!”

宋獻策奉高歡之命,前往關中,說服李自成出兵攻擊張獻忠,並承擔維護梁順聯盟的使命。

在李際遇忽然從河東返回,殺到長安城下之時,宋獻策便知道完了。

李際遇和高歡有仇,這點宋獻策再清楚不過,而且他聽說李際遇軍中還有清兵,立時便決定連夜出逃。

他沒有走把守嚴密的潼關,而是扮成遊方道士走武關出了關中,不過他走到武關,守關兵將已經得到命令,封鎖關隘。

他在路上看見關中的傳旨騎兵走武關出關,往襄陽方向賓士,估計是李際遇要騙李過入關,便在關內等候。

宋獻策擦了擦額頭的汗,行禮問道:“梁國議政宋獻策,見過太子殿下和權將軍,敢問兩位可是要去關中?”

李過點了點頭,疑惑道:“正是要去關中,宋先生為何這副打扮?”

宋獻策忙道:“太子殿下、權將軍,長安萬萬去不得。李際遇發動兵變,自河東起兵,已經打入長安了!”

“什麼?”李過和劉宗敏聞語大驚失色,面面相覷,一臉震驚,不敢相信。

(求月票,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