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真定,清軍大營內。

多鐸負手而立,站在大帳中。

此時,帳簾被挑起,博洛一臉大喜的進來,“王爺,高歡同張獻忠開戰了!”

多鐸聞語,轉過身來,臉上帶著殘忍道:“好!趁著高蠻子無暇分身,本王先滅了太行山寨的蠻子,再大舉南下,解救攝政王!”

多鐸已經打探清楚,多爾袞現在已經從河南永城煤礦,調到了南直隸池州府銅陵礦場,不過乾的事情沒變,依舊是倒夜香。

商丘永城距離滿清太近,高歡擔心清軍來救,所以將多爾袞和一群滿清俘虜,轉移到銅陵勞改。

多鐸在多爾袞被俘虜後,便一直設法營救,派遣了不少細作,意圖潛入梁國營救多爾袞,不過都沒成功。

最近,多鐸的人已經混入銅陵礦場,並且見到了多爾袞,只是令多鐸沒想到的是,多爾袞反手就是一個舉報,直接向勞改礦場,把那個千辛萬苦,混進去的細作給舉報了。

這令多鐸十幾分震驚,高歡得知後也十分驚訝,不知多爾袞是臥薪嚐膽,還是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現在應該說多爾袞徵候群。

此時那名細作跟著多爾袞倒夜香,據說也不想回來了。

多鐸覺得一定是高歡對多爾袞進行了非人虐待和折磨,讓多爾袞精神失常,否則他聰明睿智的十四哥,怎麼會甘心倒夜香?

現在多鐸心如刀割,非常擔心多爾袞,準備撐著高歡無暇北顧,滅掉太行山上到梁軍,抓住孫傳庭等人,與高歡交換多爾袞。

這時,多鐸一聲令下,清軍大營內,眾多八旗兵頓時翻身上馬,疾馳向西挺進,準備入山進剿梁軍。

滿洲八旗乃是漁獵民族出身,不懼山林作戰,多鐸下了死命,為了拔掉梁國在河北插下的這顆釘子,將對梁軍山寨和山中百姓,進行血腥的清洗。

高歡派遣袁時中和孫傳庭,挺近黃河以北,兩人一個紮根沂蒙山區,一個在太行山中立寨,給滿清和北明帶來極大的威脅。

自雙溝大戰,多爾袞戰敗被俘虜後,清軍和北明近兩年來,眼睜睜看著高歡吞併江南,滅亡左鎮,而沒有大的動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這兩支梁軍,牽制住了清軍和北明兵。

這兩年來,清軍和北明軍除了冬天騷擾梁國,以及與漠北蒙古人交戰外,乾的另一件事情,便是圍剿這兩隻梁軍。

透過兩年時間的圍剿,兩支義軍的活動範圍,被不斷壓縮,不過洪承疇和滿清都沒急著動手。

雙溝集一戰後,清軍損失慘重,雖說清軍依舊具有相當大的實力,超過十二萬八旗兵,但是理政五王,卻不願意再與高歡正面硬拼,意圖避免與梁軍主力大規模交戰。

北明軍主要的支柱是吳三桂的關寧軍,可是關寧軍在逃出黃泛區後損失慘重,北明軍圍剿袁時中一部還行,可要是引來梁軍主力,那便有滅國的危險。

因此清軍和北明軍,在壓縮梁軍的活動範圍後,便一直沒有動,怕圍剿會引來梁軍主力的進攻。

現在,梁軍主力西征,清軍和洪承疇等待的時機,便終於到了。

在多鐸進剿太行山區時,北明軍對於沂蒙山區的進剿,也隨之開始了。

這時在沂州府,蒙陰縣境內,盧川水旁的大崮寨。

攻入山寨的北明軍,將寨子內的茅屋全部點燃,升起的濃煙十餘里可見。

近百名沒來得及撤離的山寨百姓,被北明軍用長矛,趕到寨子中,膽怯著低著腦袋,不敢去看明晃晃的戰刀。

此時一名穿著盔甲的軍官,站在百姓面前,冷臉問道:“本將只問一遍,梁賊哪裡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