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高歡地盤大了,需要的官員和人才增多,而這次又直接幹掉了近百名官員,使得官員的缺口,變得更大。

那麼梁國施行科舉,便勢在必行。

此前,學堂的老師和學生,都不重視雜學,便是因為考試不考。

這次開科舉,高歡正好借科舉考試,來扭轉這個風氣。

任何時候,都不缺想做官的人,高歡相信只要考試考,用不了多久,讀書人就會自己鑽研了。

這從讀書人寫八股文的水平,就可以看出來。

因此高歡決定舉辦科舉,吸納人才,彌補官員不足的同時,也影響學習的風氣。

宋獻策聞語,點了點頭,“大王考慮周全,我們確實該開科舉了。”

高歡從撫州出發,一路浩浩蕩蕩,押著一長串官員,抵達南京城牆。

在回到南京後,高歡首先下令,對在押官員進行審理,並指示從重處罰。

梁國三法司和弘光朝三法司,立時就運轉起來,僅用半個月的時間,就完成審判。

江西三司和地方官,自臬臺黃人龍以下,共計一百零三人落馬,整個江西官場,大半官員被罷免問罪。

梁國則有議政姜曰廣等十餘人,被罷免官職,而姜曰廣也成為梁國首位落馬的閣老級官員。

六月初一,南京城外,在剛剛審判結束後,高歡便將其中罪行較重的三十五名官員,判處斬立決。

一時間,南京百姓彷彿又看見了,當初高歡殺南京勳戚的場景。

一次斬殺三十多名文官,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大興牢獄,明臣祖朱棣清除建文舊臣之外,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給了文官和士紳,極大的震撼。

這天,南京城外依舊人山人海,撫州金礦國營改制案,地方豪強韓國棟本來判凌遲,後有立功表現,被判斬首。

臨川縣令黃炳森,等三十多名官員,因為蓄意殺人,貪汙受賄,干擾國政,對抗朝廷等罪名被斬首。

姜曰廣阻擾改革,意圖叛逃,判處終身監禁,周知吉有立功表現,判處二十年勞改。

隨著一批官員被殺,另一批被判處五年到二十年的勞改監禁,那些對高歡政策不滿的人立時禁聲。

各地霸佔礦山的豪強,不禁都脖子一縮,老實上繳礦山,配合藩府改革。

原本推行不動的國營改革,在撫州金礦國營改制案後,立刻就順暢起來。

各地土豪和士紳不是屈服於高歡的淫威,配合改革,以便能夠在改革後,能夠獲得一部分股份,繼續參與礦山的經營。

便是選擇全部讓出,然後悄悄向外轉移家資,準備舉家離開梁國。

這時使得梁國在國營改制成功的同時,也使得一些士紳和商賈,看清高歡並不代表他們的利益,他們無法在梁國反抗高歡,便只能選擇離開梁國,前往他處,繼續作威作福。

(更新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