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大順的立儲風波(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自成擊敗了入塞的蒙古人,派斥候出塞探查,發現多鐸率領清兵,退到了河套,便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返回長安。
回到長安後,李自成大肆犒勞有功之臣,而後便準備馬不停蹄的派遣兵馬援救襄陽。
現在李自成大破蒙古,以使得順軍士氣逐漸恢復,只要再擊退西軍,解襄陽之困,便能暫時渡過外部的危機.
不過,大順外部危機雖然解除,但是內部的問題,卻十分嚴重,已然迫在眉睫。
如今老李已經四十歲了,也取了幾百個妃子,他也明白,大機率是自己不行,不然幾百個女人,不會一個也沒懷上。
這讓老李很失落,身體也有些吃不消了。
現在看來,他打下來的江山,大機率要便宜別人。
此時,大順朝至今沒有儲君,讓朝中人心不穩,大臣們都在暗中思索,李自成會傳位給誰,並且暗中下注,各派間鬥得很厲害,嚴重影響大順朝的國政。
眼下朝中呼聲較高的有三人,一是李自成的弟弟李自敬,可以引用兄終弟及,二是李自成的侄子李過,李自成正準備把他過繼過來,給他當兒子,以備不時之需,三是李際遇,作為李自成諸多義子之首,又擁兵十萬,也有一些呼聲。
這三人中,呼聲最大的是李自敬,這廝能力一般,卻善於拉攏大臣,最近他裝起斯文,經常辦詩詞大會,與長安的一些文人聚集在一起。
因為和文臣關係好,所以到處都充滿了對他的讚美。
其次是李過,因為他戰功赫赫,能領兵打仗,而如今亂世,需要的是打天下的君主,而非守成之主,順軍老將都支援他。
李過的缺點是,他只是李自成的侄子,還沒有正式過繼。
最後一個,才輪到李際遇,而原因也很簡單。
雖說他擁兵十萬,但畢竟是個義子,不是老李家的人。
現在大順國內的情況,李自成心裡也清楚,只是他卻始終拿不定主意,怕一旦立了儲君,今後他又生了個兒子。
李自成站在窗邊,不禁陷入了沉思,良久李自成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朕該有個決斷了!”
看著張獻忠出川,奪取荊州和武昌,高歡收取江南和江西大部,令李自成意識到,他必須結束大順朝廷內部的混亂,否則大順遲早為他人所滅。
現在呼聲最高的三個繼承人,李際遇被李自成直接排斥在外,剩下要考慮的便是李自敬和李過兩人。
李自成對李自敬很瞭解,這個弟弟就是個草包,難成大事。
如果李自成已經奪了天下,可以考慮傳位給他,但現在大爭之世,李自敬根本不是高歡、張獻忠之輩的對手。
因此,李自成將李自敬也排斥在外,便只能傳位給李過,必須要為李過鋪路了。
“陛下!文武百官都到了!”宦官在書房門口稟報。
李自成聞語收回思緒,“更衣!”
不多時,李自成換上龍袍,來到大殿。
這時文武百官,立時躬身行禮,“陛下!”
李自成坐上龍椅,擺了擺手,“都平身吧!”
眾多大臣聞語,遂即站立兩側,便聽李自成緩緩道:“今日,朕召集諸位前來,主要是商議援救襄陽之事!朕決議讓劉宗敏為主將,賀錦為副將,發兵五萬去救襄陽。待襄陽之圍解了,劉宗敏和賀錦就留在襄陽,把李過換回長安!”
劉宗敏聞語連忙出列領命,“臣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