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大器看著營地中間,搭起一座大帳,帳外豎立一杆“梁”字大纛旗,知道高歡已經到了城外,而南昌孤城,顯然無法抵抗梁軍的兵威。

這時,呂大器嘆了口氣,高歡將這些左軍俘虜,趕到南昌城下,顯然是向他炫耀兵威。

“中丞!梁王派遣參軍夏完淳前來求見!”一名贛軍將領,匆匆跑來稟報。

呂大器知道夏完淳,號稱江左少年,其父夏允彝曾給他當過幕僚,高歡派夏完淳過來,估計是想做說客。

年初時,高歡透過國營辯論,觀察江南士紳,發現不少人,居然支援自己改革,於是便提拔了一批人。

夏完淳年紀雖小,但高歡久聞其名。

曾經讀到“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這首詩時,高歡還曾流下淚來。

因此高歡破格,將夏完淳招入幕府,擔任隨軍參軍,準備好好培養,給自己未出生的兒子,培養一個宰相。

呂大器點了點頭,“帶他來見我!”

不多時,夏完淳跟隨幾名贛軍士卒,來到南門城樓,見到了呂大器,立時躬身行禮:“梁國參軍夏完淳,奉梁王殿下之命,前來與中丞商議,接收南昌城防事宜!”

夏完淳十五歲,卻舉止從容不迫,直接道明來意,令呂大器不由暗暗讚歎,不愧是江南名門子弟,不卑不亢,果然十分出眾。

呂大器沉聲道:“本官乃是朝廷任命的江西巡撫,江西並非梁國藩地,由梁軍接手,不合規矩!”

夏完淳道:“中丞,難道您忘記了數月之前,朝廷招您入朝的旨意嗎?”

呂大器聞語,臉沉了下來,一時無言。

夏完淳見此,誠懇道:“中丞!如今天下紛爭,各方征伐不斷,百姓苦不堪言。中丞若抱殘守缺,最終苦的還是庶民百姓。若中丞心懷天下,憐惜百姓,還請助梁王殿下,儘早為大明掃平天下,驅除建奴,收復舊京!”

呂大器一時不語,放眼如今天下,能夠早一點結束天下紛爭的人,恐怕確實只有高歡了。

從黎民百姓的角度出發,高歡現在確實是百姓重獲太平的希望。

現在高歡動武,城外大軍足以攻破南昌,高歡動文,他可以用弘光帝的名義,給他下旨。

呂大器沉默半響,嘆息一聲,“梁王想要本官怎麼做?”

夏完淳道:“梁王給中丞兩個選擇,一是接受朝廷的旨意,去南京任職,江西這邊由朝廷接收。二是,如果中丞不願去南京,中丞可以辭官歸隱!”

呂大器臉頰鼓動,這哪裡是兩個選擇,根本沒有不交南昌的選項。

呂大器深吸一口氣,知道高歡對江西志在必得,而以他的力量,根本無法阻止高歡奪取江西。

眼下南昌肯定不過,不過本官也不能隨了高歡的心意。

高歡想讓本官歸隱,本官偏要盯著你。

想到這裡,呂大器沉聲道:“半官願意聽從朝廷安排,前往南京任職,不過本官麾下將士,還有三司官員,都是國之忠臣,希望梁王不要為難他們。”

夏完淳見呂大器做出決定,神情負責的撥出一氣,然後正色抱拳,“中丞放心,我必轉達梁王殿下!”

呂大器聞語,疲憊揮手,“傳我的軍令,開城門迎接梁王大軍入城吧。”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