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聽了楊彥的稟報,遂即起身離開偏廳,前往議事殿。

此時梁國的一眾文武,已經在殿內聚集,正三三兩兩的交談,猜測高歡想做什麼。

一般而言,國家該怎麼治理,君主多會聽大臣的意見,甚至按著大臣給的方略去辦。

可是在梁國,大臣卻是高歡治理國家的工具,基本都是高歡提出要求,讓大臣去辦。

這種乾坤獨斷,頗有歷代雄才大略君主之風,乃是天降猛男。

當然這種作風,也讓不少大臣感到不滿,高歡太有主見,不好糊弄,讓從明朝官場轉進梁國的大臣,難以適應。

不少人私下裡議論,覺得梁王幹得好,是秦皇漢武,幹不好就成隋煬帝了。

不過就算是秦皇漢武,也是文臣們不喜歡,經常攻擊,乃是文人心中的暴君典範。

太強勢太英明的君王,意味著臣權的削弱,讓他們不好欺上瞞下,不能消極怠工,撈取好處。

他們所期望的君主,做好啥事別管,國家大事依照他們的意思半,讓他們處理國家大事就行了。

這時,議事堂內,各人正交談,殿外忽有侍衛喊道,“大王駕到!”

大堂內眾人都安靜下來,只見高歡和李巖快步進殿,各人遂即紛紛起身躬身施禮,“臣等恭迎大王。”

雖說現在高歡還是明臣,但是大家心裡都清楚,弘光皇帝只是高歡控制的傀儡,高歡才是實際上的天子。

現在要從幕後走到前臺,只差一出加九錫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以及一封禪位詔書了。

當然只要高歡還沒走完流程,那麼他就還是梁王。

高歡究竟想什麼時候改國號,什麼是讓朱由菘禪位,就不是大臣們能決定的,全看高歡的意思。

眼下他們能過做的就是,在梁國有一席之地,一旦高歡覺得時機成熟登基稱帝,他們便都是開國元勳。

這時高歡徑直走到中堂坐下,然後揮揮手,“諸位都坐!”

眾多文武在大殿兩側入座,宮女上前給眾人端上茶點。

這時高歡微微笑道:“今歲我大梁面臨諸多危機,不過好在大家齊心協力,總算是渡過了難關。”

周延儒立時笑道:“這都是大王英明神武啊!”

“非寡人一人之功。”高歡擺擺手,然後道:“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主要是有幾件事,需要諸位去做。寡人希望大家能夠同心協力,助寡人掃滅軍閥,攻滅偽朝,驅除建奴!”

眾人聞語立刻紛紛起身,齊齊躬身行禮,“臣等定竭盡全力,助大王一統天下。”

“好!有諸位相互,寡人霸業可成!”高歡滿意頷首,讓眾人落座,然後沉聲道:“今歲寡人,北敗滿清,南掃左逆,使我大梁威震天下!不過我大梁雖然取勝,但要一統天下,實力還是不足。”

周延儒在江南,跟在高歡身邊,知道高歡的想法,便道:“大王的意思是擴軍?”

高歡頷首,“不錯!寡人要擴軍二十萬,使我大梁擁兵五十萬。”

聽說要擴軍五十萬,眾人不禁交頭接耳,一陣議論。

高歡要擴軍,大家心裡都有預期。

畢竟去年梁軍在開封損失了近三萬人,在嘉山又損失五六萬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