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有些自閉了,高歡有沒有成功渡江,你們自己不會看嗎?本王都成這個挫樣兒,還不明顯嗎?

左良玉有些惱火,懷疑謝三賓故意侮辱自己,他不想說話,只是點了點頭,算是預設梁軍渡江的事實。

眾多南京官紳見此,立刻一陣譁然,不少站在末尾的,見情況似乎不妙,便直接悄悄溜回家中,準備連夜繡梁旗,迎接梁王迴歸了。

“我就說高歡狡詐,喜歡用奇兵。上回他怎麼渡江的,怎麼不吸取教訓?”

“太平府放了狼煙,知道高歡渡江,就該退守南京。現在可好,兵馬沒了,還怎麼守!”

這時左良玉聽著眾人咋呼一陣,不禁惱道:“如今局面,諸位說這些還有什麼用呢?現在的關鍵是想想還有什麼對策!”

梁軍已經渡江,還擊敗了左良玉的十七萬大軍,眾多士紳的態度,立時就搖擺起來,都低頭不語。

侯詢見此,知道人心散了,如果他不幫左良玉,那南京肯定守不住。

侯詢與高歡有仇,他自然不能看著左良玉敗亡,於是連忙鎮定精神,急聲道:“大王,當務之急,首先是穩定南京城防,派遣心腹控制各門,防止有人開門投梁。”

左良玉一聽覺得有理,同時也嚇出一聲冷汗,連忙喚道:“徐勇,你去辦!”

“末將領命!”徐勇抱拳,然後便匆匆前往安排。

這時侯詢繼續道:“其次,就是讓鄭家水師,封鎖長江,斬斷高歡與北岸的聯絡,使高歡孤軍深入,陷在江南。屆時,高歡進攻南京不下,各地兵馬又趕來增援,或許還有轉機。”

左良玉不禁頷首:“快,速速去催促鄭將軍!”

一名左將慌忙領命而去。

侯詢接著道:“最後,可派人前往高歡大營議和,拖延時間,老朽則再去山東,請求朝廷速發援兵攻梁!若是大王能採納這些老朽的建議,或許能夠迫使高歡退兵。”

左良玉現在已經沒了辦法,只能全盤聽從侯詢的意見,“好,就按著侯閣部的意思去辦!”

說完,左良玉艱難的站起來,卻忽然眼睛一黑,栽倒下去。

~~~~~~

大勝關之戰,高歡擊潰十七萬左軍,光斬殺之人,就有三四萬級,生俘之人,更是無法計數。

左良玉等左軍將領,率兵突圍而逃,梁軍馬軍一路追殺,從大勝關到南京城下,一路上都是左軍的屍體,還有丟棄的兵器和盔甲。

梁軍騎兵一路狂飆猛進,一直追到南京城下,才因為城牆阻攔,停下了追殺。

九月二十五,高歡率領主力,來到南京城下。

這是高歡第二次前來南京,第一次城中守軍不戰而降,梁軍輕鬆奪取南京。

這次除了前期謀劃和準備,費時費力之外,大軍渡江後,便是摧枯拉朽一般。

這時高歡騎兵來到南京城下,望著巍峨的南京城,不禁一陣感慨,“寡人又回來了!”

李平遠望向南京城,遠眺城上守軍,不禁問道:“大王!打還是不打?”

高歡笑著揮手道:“左良玉損失慘重,南京人心動搖,大軍先紮下營盤,看看城中反應再說。”

當下梁軍士卒在城外紮營,並開始趕製攻城器械,以備不時之需。

是夜,梁軍帥帳內,高歡召集眾將商議南京之事,揚彥忽然挑起帳簾,稟報道:“啟稟大王,馬閣部出城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