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知道蓄洪區很快就要被灌滿,當即疾呼道:“快!大家一起動手,成敗在此一舉!”

隨著閘門開啟,洪水奔入蓄洪區,缺口處的洪水,明顯減弱了不少。

此時便見月牙堤上,數以萬計的民夫和士卒,抬著籮筐,扛著沙袋,推著泥斗車,往缺口內扔石塊,沙袋。

無數百姓如螞蟻搬家般,搬運著泥土和成框的石塊,有人摔倒了,立刻便自己爬起來,繼續搬運著泥土。

這是缺口堆高,水位也在升高,終於河水灌滿了蓄洪區和月牙堤內,水面與黃河水齊平。

滾滾黃河之水,不在從決口奔出,開始沿著河床,沿著河道奔流。

“河水歸道了!”

“河水歸道了!”

決口處的民夫,發現著一幕,喜極而泣,發出震天的歡呼。

他們在決口處奮戰四五個月,終於看見了堵住缺口的希望。

還在往缺口丟土石的百姓,聽見歡呼聲,才發現月牙堤早就合攏,堆起來的土石,已經超過水麵,而水面已經不在上漲了。

“啊!堵住了!”數萬軍民欣喜的歡呼起來,聲浪不亞於梁軍取得了雙溝集大捷。

百姓激動的呼聲響起,不少人激動的將手裡的框子拋飛,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一群官員看著自己磨破皮的手,激動的圍在李巖身邊,淚目道:“議政堵住了!”

李巖卻毫不動容,堆積起來的月牙堤,並不堅固,隨時可能會再次決口。

當即李巖冷靜的沉聲喝令:“封堵決口,繼續加固堤壩。”

~~~~~

在李巖帶領軍民封堵黃河決口之時,一隊騎兵自淮安出發,繞過黃泛區,歷經半月時間,進入潼關,抵達關中。

自從河東戰敗後,李自便龜縮在關中,沒有再次興兵開戰。

因為順軍沒有打仗,又佔著南陽盆地,還有荊州和襄陽,再加上番薯、玉米等物,在關中初步傳播,以及河東一戰損失不少兵馬和眷屬,少了幾十萬張嘴吃飯,使得李自成糧食勉強能夠自足。

這讓李自成不用向以前一樣,帶著軍隊找糧吃,終於過上了安定的日子。

八月初一,長安。

自梁國來的騎兵,簇擁著宋獻策,抵達長安城郊,準備入城去拜見梁國人民的老朋友李百萬。

這時,宋獻策一行,剛到城門外,城中蹄聲大作,塵土飛揚,一名順軍領著數名起兵,飛馳而來,在宋獻策身前勒住馬韁。

“末將奉陛下之令,前來迎接梁使!”

~~~~~

在宋獻策抵達長安之時,丁啟睿則穿著一身百姓衣物,帶著兩個隨從,正穿行在巍峨的嶺南山脈之中。

(補昨天的,求月票,推薦,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