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今梁國的處境,與後周和北宋初年,比較相似。
北宋的北面有北漢和遼國,高歡的北方有北明偽朝和滿清。
北宋南面是一大群南方割據政權,高歡的南方也是一群割據勢力。
相比之下,梁國西面還有個李自成,佔據的版圖還不如北宋初年。
當初趙匡義篡位,奪取後周柴氏的政權,對於如何統一天下,也進行了一番先南還是先北的爭論。
最終,趙匡義繼承了後周柴榮的策略,才取先易後難,先南後北之策,統一了大半個中國。
現在梁國在戰略上,面臨和北宋初年差不多的處境。
高歡聽了宋獻策和周延儒的話語,沉吟一陣,便道:“兩位議政,可具體陳述,各自的策略!”
宋獻策打起精神,在高歡手下做謀士,並不容易,宋獻策的看家本事,完全沒有發揮的機會,高歡也不信他那套東西。
因此宋獻策這兩年,只能鑽研兵書和史書,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大王!周議政所言,乃是當年北宋所採用之策,並不新鮮。”宋獻策看了周延儒一眼,並不給他面子,然後對高歡說道:“當年宋太祖北伐北漢之時,遭受挫敗,而後便放棄收復燕雲十六州,轉而向南。當時事,北漢早已危在旦夕,全靠契丹支援,才能苟延殘喘,契丹內部亦是矛盾重重,實乃北伐最佳時機。那時南方諸國,皆是腐朽不堪,紙醉金迷,宋軍什麼時候滅之都不難。”
高歡認真傾聽,周延儒眉眼低垂,並未進行反駁,再等宋獻策說完。
“宋太祖先易後難之策,確實使得宋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統一了南方。可當宋軍回過頭來時,北漢雖依舊孱弱,但遼國卻比之以往更加強大了。此時遼國已經消化了燕雲十六州,有北方胡虜騎兵之力,又有燕雲十六州漢人的器械、加之出了個耶律隆緒,軍力已經完全超過北宋,至少終北宋一朝,都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未能實現天下一統!”
高歡捋了捋鬍鬚,宋獻策說的確實,有些道理,如今滿清控制版圖遠勝於遼國,同樣有騎兵之利,而河北、山東、河東物產豐富,煤鐵眾多,能為滿清提供足夠的裝備。
若是給滿清幾年時間,實力必定會有極大的增長。
高歡看向周延儒道:“周議政,你怎麼看?”
周延儒初來乍到,知道宋獻策等人對他很排斥,而周延儒能深得崇禎歡喜,令崇禎念念不忘,兩度拜相,便是因為他很懂得揣摩人心。
在周延儒看來,高歡這樣雄才大略的雄主,自然是不希望看見,委任他為議政後,他便與原來的班子不合,搞窩裡鬥。
因此周延儒雖覬覦領議政之位,有心把宋獻策、李巖等人鬥倒,然後爬上大梁文臣之首的位置,但是他現在還必須隱忍,不能讓高歡不快。
“大王!臣認為宋議政所言,確實有理!”周延儒先肯定宋獻策的擔心,然後話鋒一轉道:“不過臣以為,北宋為能再統一南方後,收復燕雲十六州,主要原因乃是宋太祖走得太早,其次便是北宋自身的問題。若是換成大梁則未必如此!”
高歡聞語皺起眉頭,看向宋獻策,宋獻策臉頓時就黑了,好在高歡知道,他沒有詛咒自己早死的意思,於是看向周延儒,微微頷首,“說一說南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