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城,高歡大破清軍訊息傳來,城中一片歡騰。

這次大勝,不僅化解了弘光小朝廷的危機,同時也讓江北士紳大戶,對於高歡的態度,出現了一個轉變。

此前他們對於高歡,心裡其實十分不滿,可經歷清軍肆掠,看見不少人家破人亡,以及江南士紳被左鎮搶劫後,他們開始逐漸發現,相比之下高歡其實也還行。

隨著高歡派遣獻俘的隊伍,抵達揚州行在,城中官紳和大戶,舉行了一系列的歡慶活動。

弘光帝一向不怎麼理政,這次也率領百官祭祀,告慰毅宗皇帝在天之靈。

在一系列的歡慶之後,便是安撫百姓,恢復民生和秩序,以及獎賞有功之人。

不過,弘光朝廷的地盤,現在全丟了,算是客居在梁國之內,安撫百姓和恢復民生,都有梁國官府來做。

現在弘光朝廷的事情,就只剩一件,封賞有功之人。

嘉山一戰,弘光朝廷參戰的軍隊,被一戰報銷大半,參與反攻的主要是梁軍諸部,也不用弘光朝廷封賞。

現在弘光朝廷能做的,就只有討論怎麼封賞高歡一件事可以做。

此時,在揚州城中,周延儒和流亡朝臣們一商議,梁國公幾乎全殲南下清軍,俘獲奴酋多爾袞,功績不可謂不大。

大明二百七十餘年,異姓大臣一般不封王,要封只能等死後追贈。

可是這次高歡功績實在太大,而且滿清扶立的偽明朝廷,已經壞了規矩,那麼弘光朝廷也只能給高歡封王。

雖說朝中不少迂腐之人,還抱著祖宗法度,但是在周延儒的力推下,最後還是決定封高歡為新鄭郡王。

內閣議定後,上報到朱由菘跟前,朱由菘立時便用了大印,派遣內官去冊封高歡。

~~~~~~

六月,徐州。

高歡在公房內,正處理著軍務。

眼下樑國事務,極為繁雜,兩淮需要恢復,黃河決口需要儘快封堵,最後隨著氣溫升高,黃泛區內的屍體腐爛,極易形成大範圍的瘟疫。

梁國上下,為了以防萬一,提前做好準備,並沒有乘勢攻擊滿清,也沒時間收拾左良玉和鄭芝龍。

此時高歡正在審閱,李巖送上來的奏疏,聲言藩府儲備糧食見底,希望高歡能儘快想辦法從湖廣購買一批米糧。

高歡大面積推廣番薯和玉米的種植後,河南的糧食已經能夠自足,並且高歡每年都會拿出一筆銀子,前往湖廣購買糧食,儲備在倉庫中,以備不時之需。

可這次清軍南侵,給梁國造成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豫東今年顆粒無收,兩淮的夏收,也基本完了。

這就使得梁國的糧食,開始緊張起來,而這也是高歡沒有繼續用兵的原因之一。

在高歡擊敗清軍後,左良玉便封鎖了長江,禁止糧商向梁國出售糧食,造成了梁國出現糧食短缺。

“藩主,朝廷使者到徐州了。”楊彥出現在公房外稟報道。

“知道了!”高歡頭也沒抬,他早就從高鐮給他的書信中,知道皇帝派遣內侍,要過來宣旨,封他為王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