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臣知曉厲害!”陳新甲磕頭行禮。

崇禎遂即揮了揮手,難得畫餅道:“卿家去辦吧!事成之後,朕讓你做次輔。”

陳新甲得到了崇禎的同意,有些興奮的離開皇宮。

如果議和成功,明朝暫時穩定了北方邊境,那麼攘外必先安內的戰略,便成功了一大半。

因為在陳新甲的眼中,關內的流寇,要比關外的建奴容易對付太多。

畢竟明廷曾多次差點撲滅流寇,卻很少大勝建奴。

這時,陳新甲心情愉悅,一路哼著小曲,腳步輕快的走出皇宮。

他剛出宮門,卻有一群官員攔住了去路。

陳新甲微微一愣,發現都是老對頭,頓時心頭一凜。

“出來了!”

“奸賊出來了!”

一群官員頓時便圍攏過來,猙獰著臉,揮舞著拳頭,直接擁上來圍毆。

陳新甲臉上被人砸了一拳,身體向後連退好幾步,便聽人罵道:“奸賊,居然與建奴議和,賣國求榮!”

陳新甲一聽,頓時如墜冰窟。

……

皇宮,御書房內。

崇禎剛準備去休息,便有太監來報,“陛下,陳尚書讓百官打了!”

崇禎聞語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怎麼回事?”

“聽說是陳尚書,與建奴議和,被百官知曉,所以憤而毆人!”

“什麼?”崇禎身體忽然被抽取力氣,軟坐在御座上,神情恍惚,片刻後,變為陰鷙。

不多時,王丞恩來報,“陛下,百官跪於宮門外,抗議朝廷與建奴媾和,要求誅殺陳新甲,以安人心!”

崇禎臉色陰晴不定,面沉如水,內心惱怒:“該死啊!朕一再囑咐,讓他千萬保密,為何把朕的話當耳邊風!”

陳新甲與皇臺吉議和的事情,還有議和條款,被人抄到邸報上,滿京城的人,都知道議和之事。

東林黨抓住機會,趁機煽動百官和士紳百姓。

明朝和建奴交戰多年,每隔幾年,就入關劫掠,京師百姓都恨建奴,一聽人煽動,立時都憤怒起來。

這麼大的事情,首輔周延儒等人坐不住,急匆匆的趕來皇宮面聖。

御書房內,刑部侍郎徐石麒沉聲道:“陛下,陳新甲說議和之事,陛下默許,可真如此?”

崇禎陰沉著臉,默然不語,半響冷聲道:“朕不知此事,乃新甲專擅!”

一群官員聽了,紛紛痛斥陳新甲,目無君父,身在朝廷,私款辱國,當斬。

周延儒看了崇禎一眼,皇帝不承認,想讓老陳背鍋,但是若聽從眾議,殺了陳新甲,以後還有誰為皇帝辦事,大明怕真要亡了。

周延儒想到此處,決定撈老陳一把,忙行禮道:“陛下按照國法,敵兵不打到城下來,不應當殺掉兵部尚書。”

崇禎卻冰冷道:“陳新甲私自通款,欺君罔上,立斬不赦。”

周延儒心頭一顫,明白皇帝是要滅口,頓時不敢多言,伏地不言。

幾日後,陳新甲穿著囚服,帶著枷鎖,被押上刑場。

這時,陳新甲不禁看了皇宮一眼,無比失望的嘆息一聲,“殺臣以堵臣口,今後還有人為陛下盡忠嗎?”

語畢陳新甲,忽然哈哈慘笑,被斬殺於菜市口,議和之事,便就此作罷,而清軍又多了一個出兵的藉口。

(求月票,推薦,追訂,大家多投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