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高名衡聽見,便讓城中軍民一起回應,大喊,“能斬多爾袞者也按此賞!”

多爾袞在營地中,聽見城中傳來的回應聲,臉上一下漲紅。

心胸狹隘的他,頓時被氣得噴出一口老血,暈倒在大帳之中。

圍困開封一百多天,損失兩萬多清軍,城卻攻不下來,多爾袞盡然憂憤發病,一臥不起。

清軍久困城下,士氣低迷,軍心動搖。

特別是北明軍,損失慘重,已經沒了戰心。

這時,多爾袞臥病不起的訊息,在營地中不脛而走,令清軍各部都惶惶不安,更有甚者相傳,多爾袞已經憂憤而死。

一時間,清軍之中,有了退兵的聲音,讓多爾袞不得不拖著病體,在營地中舉辦宴會,要求諸多將領赴宴,以示自己身體很好。

在清軍營地中,點了篝火,烤著搶來得豬羊,多爾袞端起酒杯,對圍坐在周圍的將領們道:“諸位滿飲此杯!”

眾人仰頭喝下,多爾袞又令何洛會,唱滿歌跳滿舞助興。

“長白之巔,腳踩白雪,見廣闊天空之上,有東海青翱翔,拉開天賜的硬弓……”

多爾袞領著一眾滿洲貴族,跟著合唱起舞,以示自己身體無礙。

這時,眾多將領見此,多爾袞快病死的謠言,便不攻而破,一切都按著多爾袞的預料發展。

可是這時,幾名蒙古人,見滿人唱嗨了,便道:“王爺,我等也唱一曲,為王爺助興!”

多爾袞正希望激勵士氣,於是便笑道:“可以!”

這時,便有人唱起了,“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首《敕勒歌》,乃是一首北方遊牧民族的歌曲,大概從南北朝時期,就開始流行,已經有了千餘年的時間。

當然蒙古人唱得是蒙語的版本,而他們一唱,便讓這些出征在外困頓堅城之下的蒙滿貴族,不禁想起了草原,想起了家鄉。

一時間,眾人和唱,哀感流淚。

多爾袞見此,臉又一下漲紅,險些又昏死過去。

這時一首歌唱完,多爾袞已經是臉色鐵青。

“攝政王!這開封城久攻不下,黃河又快解凍,可如何是好?”歌剛唱完,便有蒙古人提議道:“要不然,我們還是退兵吧!”

退兵?退兵了吃什麼?

滿清還有多少糧食,這是機密,多爾袞不可能告訴蒙古人和北明軍,大清軍已經快沒糧食養他們了。

若是讓他們知道,大軍將要斷糧,那麼肯定軍心大亂。

現在多爾袞,絕對不可能退兵,無功而返的話,滿清就會發生大饑荒,屆時給不了蒙古人糧食,滿蒙決裂都有可能。

多爾袞陰沉著臉,冷聲道:“大家不要急!本王已經有破開封之法,這次定然帶領大家,搶奪足夠的錢糧!”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