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高歡率領大軍回到中原,並在路上發出教旨,傳往河南、山東、淮北諸多州縣,曉諭文武今後聽他節制。

高歡在洛陽設行轅,開府設六曹,保留左右軍師,管理梁藩事宜。

自此藩內事宜,由他控制,而他再向南京負責。

這也就是說,弘光朝設藩後,朝廷不能躍過他,去指揮藩內文武,而藩內文武亦無需效忠弘光朝廷,只需對他負責。

如此一來,梁藩等於成了,大明朝封在中原的一個公國。

此時,雖說河南三成土地,被清軍和順軍控制,山東也大半落入清軍之手,但是梁藩依舊控制大半個河南和整個淮北,治下控制之民,至少有一千萬人口。

在名義上,歸屬於高歡節制的軍隊,也多達三十萬。

這時,訊息傳回河南,軍心大振。

高歡的隊伍,剛進入河南,便有大批軍民,夾道歡迎。

……

洛陽。

高歡回到洛陽後,下令大軍稍作休整,補充器械,同時派遣斥候前往打探河東的訊息。

因為不知到河東戰局,發展到何種地步,高歡準備做兩手準備。

如果河東順軍已經完蛋,那他便放棄出兵,全力準備應對清軍的冬季攻勢,進行防守以確保黃河防線。

若是河東順軍還在與清軍激戰,尚有戰機可尋,那麼他便立刻出兵,打一個反擊。

畢竟,此時不打,等清軍解決河東,就該他捱揍了。

現在趁著清軍主力陷在河東,打一個區域性反擊,吃掉清軍一部人,肯定能削弱清軍之後的冬季攻勢。

……

七月三日,中原之地,氣候炎熱。

今年河南依舊少雨,高歡返回洛陽的路上,一路視察各縣情況。

有地瓜和玉米等耐旱作物,軍政府也大修了水利,百姓收成還算不錯,不過也談不上豐收。

今歲高歡大舉支援順軍在河東作戰,造成河南物資開始緊缺,他走訪十多個縣,百姓過得太好不可能,十有八九都僅能維持最最基本的生活,剛好凍不死,也餓不死,唯有軍屬要過得好些。

戰亂之年,物資緊缺在所難免。

軍政府需要大把的錢糧,還有資源去打仗,對於掙扎的百姓,高歡也只能好言安撫,聲稱等打跑建奴,天下太平日子就好過了。

不過對於多數百姓而言,現在的日子已經好於崇禎年間,對於高歡還是十分擁戴。

這日,高歡在城外視察完軍隊,剛回到府邸,楊彥便來稟報:“藩主!斥候帶回北岸訊息!”

高歡聞語,遂即走向節堂,“帶過來!”

不多時,一將入內,三十多歲,體貌魁偉,面似黑碳,正在原小袁營部將劉黑塔。

“藩主!某剛從北岸回來!”劉黑塔走進節堂,單膝跪地。

“起來說話!”高歡坐在中堂,問道:“情況如何?”

隔了一條黃河,訊息傳遞不遍,中原對於北岸和河東的情況都知之甚少。

現在如果河東順軍大敗,那麼接下來高歡壓力便大了。

因此,高歡很關心,北岸清軍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