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間最不缺的,就是想做官的人。

滿清入主中原,不行仁義,卻有殺之不盡的漢奸投靠。

現在弘光朝廷初立,同文同種還不用當奴才,自然有大批士紳,擠破頭的想為人民服務。

東林把持朝政多年,不少政見不合之人,都被東林鬥倒下野。

現在,東林遭受重創,黨魁都在吃牢飯,那些被東林鬥下野的官員,便看見了再起的機會。

這其中尤以曾經的閹黨為最。

高有才近來可以說風光無限,身邊圍了大群閹黨,送禮送錢想要從新入朝為官。

這些高歡都看在眼前,正因為有這些閹黨,來南京跑官,謀求復起,高歡才有底氣,對東南官場進行清洗。

當然,高歡心裡也清楚,這些前來跑官之人,節操可能還不如東林,想要做官並非真的為了朝廷和百姓,而是為了自己撈錢。

高歡是外來勢力,進入江南,想要依靠江南本地士紳,把江南的稅收上來,可能性不大,所以高歡需要起復圍在高有才身邊的阮大鋮等人。

這些人與東林有仇,收起稅來,肯定心狠手黑。

但是凡事過猶不及,這些人太黑,把江南的經濟搞垮,或者激起江南本土派的激烈反抗也不行。

而且,高歡也要防著閹黨做大。

因此周延儒的話,高歡其實也聽了進去。

弘光朝廷想要在江南立足,需要用江南之外的官員,來壓制江南官紳,但是江南要發展,卻也需要本地士紳的配合。

在高歡的計劃中,徵稅靠閹黨,地方經濟的發展,保持江南的繁榮,暫時擇依靠江南的本地士紳。

這樣一來,才能讓弘光朝廷,得到更多的賦稅,才有更多的錢糧,支援他抗擊滿清,賑濟百姓。

為此,高歡雖然拒絕了徐弘基要見自己的要求,但是卻答應了錢謙益,決定見他一面。

高歡考慮再三,決定給錢謙益一次機會,至於能否把握,那就看他自己了。

是夜,梁國公府邸。

花廳內,高歡令人備了酒菜,房間內只有一老一少對坐。

這時,幾杯酒下肚,錢謙益已經是面色酡紅,神態放鬆了不少。

來府邸的路上,錢謙益已經打聽到,高歡沒有見徐弘基,而是答應了他的求見。

這其中的涵義,錢謙益以為已經是不言而喻。

高歡準備拿勳貴開刀,然後尋求與東南士紳合作了。

在錢謙益看來,高歡和其屬下,乃是大明朝的新興勳貴,而徐弘基等人則是舊勳貴,大明朝不需要兩批勳貴,所以高歡拿徐弘基開刀是必然之事。

東南士紳的觸手,早已經滲透和參與到江南的各個角落,高歡畢竟是武人,打仗破壞還行,要論治理國家,還是離不開他們。

徐弘基這些人也確是廢物,他們但凡有點能力,他也不會跟著載這麼大的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