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沙船幫(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有才和高鐮從皇城暗渠中鑽出來後,便發現清軍張貼榜文,四處設卡抓捕自己。
兩人根本無法逃脫,只能混在難民之中,躲避著清軍的搜查。
高歡是清軍大敵,負責抓捕的博洛,更是恨透了高歡,將他視為殺父仇人,自然是不會放過高有才父子。
因此,博洛在南下的道路上,佈置了天羅地網,處處設卡盤查,可是博洛注意了南下的道路,卻沒注意天津衛方向。
清兵封閉北京抓捕了幾日,可是北京城不可能一直封閉。
不多久,多爾袞下令,遷北京內城所有居民出城,騰出內城供給八旗貴族居住,高有才父子便混在被驅趕的百姓中出了北京城。
在路上兩人遇見了沈廷揚,便被他帶往了天津。
明朝在京官員很多,沈廷揚並不起眼,並不是清軍抓捕的重點,所以他要逃走比較容易,但是帶上被重點抓捕的高有才父子,那就危險了。
不過,身為在京官員,沈廷揚佩服高有才的忠義,同時也知道他身上可能帶著崇禎皇帝的遺命,所以冒險帶著他們一起南逃。
現在逃出虎口,回到明朝統治的江南,高有才由衷感謝沈廷揚的仗義相助。
“高大人!這都是應該的!”沈廷揚拱手道:“連日漂泊,下官先安排大人休息,稍後在與大人商議後面的事情。”
高有才從沒坐過海船,在海上漂了一個多月,險些要了他的老命。
高鐮待高有才謝道:“那就麻煩沈司業了!”
沈家在崇明的影響力很大,是崇明的豪族,也是崇明沙船幫的控制者。
當下他便安排人手,將高有才父子,帶到沈家府邸去休息。
明朝曾經也是個海陸並重的大帝國。
當年鄭和下西洋時,江南有數十萬工匠、水手,為明朝艦隊遠洋航行效力,沈家人便是其中一支。
後來明朝禁海後,當年的水手沒了活計,便聚集到了崇明島謀生。
所謂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些人除了在島上種地、捕魚,也利用自身的航海能力,為東南士紳悄悄跑跑海上運輸。
不過隨著時間推移,東南海上走私分工逐漸細化。
江南這片主要從事貨物生產,而福建鄭家則負責海上走私,而走私貿易規模,畢竟不如正常貿易那麼活躍,不需要那麼多的海船,所以崇明的沙船幫,便逐漸被排除在外。
沈廷揚看見崇明沙船幫逐漸衰落,又見明朝的諸多問題,所以一直主張開海運,希望能給沙船幫找一條出路,也為明朝節省漕糧運輸的消耗。
沈家一直希望能夠從新開海,但這觸及了東南走私集團的利益,所以目標始終不能實現,而他也受到排擠和打壓。
崇禎十二年時,遼東戰事緊急,沈廷揚見開海無望,便另闢蹊徑,希望為遼東運送軍糧,最終得到崇禎的允許。
正是因為崇禎同意,將一部分糧食,自海路運往京師,才使得崇明沙船幫的實力和水手儲存下來,並擁有了一百條沙船。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清軍南下滅亡弘光朝後,沈廷揚將帶著這一百多條沙船,與清軍作戰,並在戰敗後,與七百下屬一起,被清軍活埋在蘇州城下。
沈府。
高有才和高鐮洗漱一番後,坐在房間內,吃著沈家人送來的飯菜。
“父親,朝廷完了!不知道現在南方什麼情況?大哥那裡又怎麼樣?”高鐮喝了口魚湯一臉憂鬱,“建奴佔據河北,大哥在河南,可謂首當其衝啊!”
高有才也比較擔心,沉聲道:“沈司業在崇明關係很廣,待會兒為父讓他去打聽打聽情況。”
這時,兩人正說著話,房門忽然推開,沈廷揚沉著臉進來,將幾本小冊子、幾張揭帖放在桌上,“高大人,您看看這個!不過切莫動氣!”
高有才見他黑著臉,心中疑惑,遂即與高鐮拿起冊子和揭帖,無一不是造謠他開城賣主,還有辱罵他的帖子。
高鐮隨手一番,頓時勃然大怒,“豈有此理,他們怎麼可以這樣顛倒黑白,汙衊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