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驚聞噩耗(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歡說的沒錯,皇帝還在了,東林黨就在南京擁立潞王監國,確實是大逆不道。
現在高歡的話佔了道義,可是對於兩人而言,佔不佔道義並不在意,他們看中的是實惠。
看兩人的神情,就差攤牌直說,“南面可說了,跟著他們幹,立刻給咱們兄弟封侯,您這邊不能光喊口號啊!”
如果不是畏懼高歡兵多,兩人現在早就拔營南去,接受潞王的封賞了。
高歡見此,看向周延儒道:“事到如今,周閣老,您也別藏著了,將陛下聖旨,拿出來給諸位看看吧!”
周延儒聞語,遂即站起身來,環視眾人,沉聲道:“諸位!既然東林奸黨大逆不道,妄圖竊奪大權,本閣作為大明首輔,便不能再隱藏了。其實在本閣出京之前,陛下對於後事早有安排。只是因為陛下還在北京,為了敦促諸位起兵勤王,本閣才沒有將陛下的旨意拿出來。”
馬士英聞語眼前一亮,“周閣老有陛下旨意!”
周延儒從袖子裡掏出一卷聖旨,嚴肅道:“諸位接旨吧!”
高歡遂即起身,來到帳中跪拜,其餘眾將見此,也只能跪在高歡身後。
這時,周延儒展開聖旨,沉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建奴破邊,京師危機,朕與朝廷陷於虜兵重圍,特遣大學士周延儒赴河南,與建武侯高歡敦促各鎮起兵勤王。若大軍能解北京之困,朕必重賞。若天有不測,大學士周延儒、建武侯高歡,可按法統輪序,擁立新帝,為朕雪恨!欽此!”
周延儒收了聖旨,對眾人道:“因為陛下尚在,為了能讓諸位全力救援陛下,所以本閣沒有拿出這份聖旨,也不敢與建武侯另立新主。若是如東林奸黨般擅立新主,南方文武,還有諸多帥臣,難免有人會諂媚新主,而放棄救援陛下。”
劉澤清和劉良佐見周延儒盯著他們道,不禁老臉一紅,內心埋怨,說就說嘛,看著我們幹啥。
說道這裡,周延儒還抹了把淚,“陛下讓本閣出京,本閣定然要全力救援陛下。”
他這麼一說,他的形象立刻就高大起來,與之相比,東林立刻就成了小人。
馬士英嘆道:“閣老用心良苦,真是忠臣!”
眾人都紛紛附和,表示理解周延儒和高歡的用心。
周延儒見此,遂即激動道:“再者,若是我等解了北京之困,又置陛下和新主與何地?此必多生事端,因此本閣和建武侯商議後,才沒有冒然公佈聖旨。可不想東林奸黨,居然不顧大局,擅自挑起爭端。”
這時周延儒說完,高歡等人接旨,然後將聖旨進行傳閱。
雖說崇禎被困,肯定是想著讓南方諸鎮,去救援北京,不太可能下一道,讓周延儒與高歡,另立新帝的旨意。
萬一周延儒拿了旨意,不救北京,而是等著北京淪陷,然後好擁立新帝,該怎麼辦?
雖說馬士英還有些懷疑,可是黃得功等人一看有大印,還有崇禎親筆落款,便也不好質疑,萬一是皇帝為天下考慮呢?
這時高歡沉聲道:“按著陛下聖旨,就算擁立新主,也要等到北京真有不測之後,而且按著法統輪序,應該先立皇子,皇子不在,也該是福王,怎麼也輪不到潞王!東林奸黨這般擅自行事,本候定然討之,與諸位按皇帝旨意行事!”
這話一出,便是告訴眾人,南京的潞王不算數。
如果北京真失陷,那麼高歡會擁立新帝。
這便讓劉良佐等人心思活絡起來,他們去依附南京,不過是錦上添花,而擁立新帝,卻可以獲得定策之功,所得利益肯定強過去依附南京。
畢竟,皇帝乃我輩所立。
這時,眾人正小聲議論,楊彥慌忙進帳,驚呼稟報道:“督軍!北京失陷!陛下殉國了!”
(求月票,推薦,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