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掌櫃則寫了一封密信,吩咐一名屬下,“立刻將這封情報,送到督軍手中。”

……

開封府。

十一月底,趕到開封會盟的軍鎮,已經有黃得功、劉良佐、劉澤清、許定國、方國安等數鎮兵馬,加上高歡和高名衡,合計馬步大軍三十餘萬,聲勢浩大,旌旗蔽空。

其餘各鎮由於路途遙遠,大軍無法開過來,可是還是派遣一員部將,領著十多人或上百人輕騎奔至。

這時,高歡又傳檄給李自成,言明建奴入侵,天下興亡,希望李自成不要搞窩裡鬥,與他先滅建奴,再決一雌雄。

李自成是與明朝勢不兩立的流寇,若是崇禎朝廷主導,多半要為是否給李自成發檄文,邀請共擊建奴,而吵翻天。

現在崇禎朝廷,被困在北京,整個大明等於直接癱瘓,天下處於無政府的狀態,高歡便可以按著自己的意圖來。

他給李自成發了檄文,還嫌不夠,聽說周延儒手上有空白聖旨後,便讓周延儒又給李自成發了一道聖旨,許他列土封王,共擊建奴。

當然,這些聖旨是周延儒的政治籌碼,他肯拿出來,自然是與高歡秉燭夜談,私下裡進行了一場政治交易。

十二月初,黃河已經撤底冰凍,而這時北方傳來訊息,退到真定府的唐通,被清軍包圍,向清軍投降,八旗兵鋒已經快要抵達大名府。

在高歡傳檄後,唐通立刻響應,是最先應檄的十八鎮之一,結果高歡會盟還沒開始,十八鎮就少了一鎮,嚴重影響了勤王聯軍計程車氣。

為了振奮士氣,加之高歡探明,清軍只是少許兵力南下真定府,逼近大名府,遂即下令大軍渡過黃河,進佔大名府,擺出強硬姿態,遏制投清風氣。

河北平原一馬平川,高歡進佔大名,也是冒著極大風險。

清軍入關,必然趁鋒芒正盛之際,立求一戰而定北國,急於與高歡和李自成決戰,決定北方歸屬。

中國地大物博,清軍若是不能趁著銳氣正盛之際,一鼓作氣打下廣大的地盤,在人口、經濟和錢糧上獲得優勢,那麼一旦陷入拉鋸,清軍便會被動起來。

現在高歡的策略,其實主要是個“拖”字,為了避免,全軍被清軍騎兵圍在河北,像劉邦一樣,被困白登,高歡採納了,孫傳庭的建議,大軍分為二軍,相續進兵,前軍若勝,後軍全力,前軍若敗,後軍承之。

丁啟睿則建議,多派斥候,早發現清軍,避免與清軍主力決戰。

高歡聽從兩人建議,大軍分前後兩路,浩浩蕩蕩進入大名府。

十二月初五,聯軍前鋒與清軍斥候相遇,激戰一場,清軍斥候退回真定,聯軍則止步於大名府地界。

這日,大名府開城縣,聯軍後軍大營內。

高歡正與屬下,看著地圖,分析河北局勢,帳簾忽然被挑起,高有文匆匆進來。

“督軍!”高有文行禮,然後附耳低語。

高歡皺了皺眉,一揮手道:“你們先退下!”

帳中一眾參謀,還有將領,紛紛出帳,高有文遂即拿出一封書信,“江南軍情司密報!”

高歡聞語,接過書信檢視,不禁皺起眉頭,“侯方域去了武昌?看來這廝的勞改還不徹底啊!”

(求月票,推薦,追訂,大家多多投票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