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時高歡與眾人,一起視察鐵廠。
一旁宋應升介紹道:“伯爺,這鐵廠的位置還算方便,鐵礦石從邙山上拉下來。石炭麻煩一些,需要從汝州走陸路到伊川,再裝船走伊水河,運來偃師。現在限制鐵廠生產,主要便是石炭根不上。”
高歡點點頭,“百里不販焦!從汝州運確實太遠了。這件事情本督來想想辦法。”
“那真是太好了!”宋應升忙道。
高歡對此也沒什麼辦法,只能找找看,附近有沒有煤礦。
一行人繼續走,便見洛水河邊,大群礦工正在洗礦沙。
宋應升在廣州當過知府,而廣州佛山、東莞一帶,冶煉業極為發達,不僅能夠給海上的海盜造鳥槍和火炮,造的鐵鍋,也是行銷全天下。
“伯爺,這礦沙洗過之後,能提高出鐵率,而且還能節省石炭!”宋應升解釋道:“加了這道工序之後,出渣少,鐵比以前多出三成!”
高歡原本只是想找宋應星,宋應升不過是順帶的。
現在看來,是撿到寶了,這鐵廠經過他的管理,效率和工藝確實提升不少。
如今多出幾千斤鐵,他就能多造一門炮。
高歡滿意頷首,“這都是宋僉事的功勞啊!”
高歡看著遠處堆起的煤炭,不禁問道:“這石炭不用洗麼?”
宋應升道:“回稟伯爺。石炭品質的優劣,關係到爐溫能到多少。石炭不僅要洗,而且要挑選,劃分品級。不過為了減少成本,遠到偃師之前,就已經在伊川清洗過了。”
鐵廠為了方便取水,沿著洛水而建。
這時眾人來到一排鍊鐵爐旁,這些爐子每個一丈高,都是圓桶形狀,旁邊一個鼓風機,工匠們赤膊著身子,有節奏的推拉著,為鍊鐵爐送風。
此時,站在一旁的宋應星開口了,“鐵廠靠近洛水,有水力可用,為何用人力,豈不費力費時。”
宋應升白了宋應星一眼,冷聲道:“這些鍊鐵爐,都是以前留下的,又非我建造。”
高歡也是最近才知道,原來宋應升和宋應星兩兄弟,一直有些不和。
兩人都是年過半百,可是見了面,就相互不對付,跟仇人似的。
高歡不知道其中緣由,兩人也不願意說,高歡便也不好幫他們化解。
高歡忙道:“這確實是以前的鍊鐵爐,不過今後新建造的鍊鐵爐,可以利用水力鼓風!”
高歡這次帶宋應星過來,其實就是應宋應升之請,來幫助鐵廠,開改在工藝,提升技術,來提高鐵廠的產量。
宋應升繼續介紹道:“這一個鍊鐵爐,一次能煉三千斤礦沙,一爐大概能出二百斤生鐵。”
這時,高歡身旁,正好有一爐開爐,便見紅色的鐵水,順著導流石槽,流入了方塘中。
“伯爺!這流出來的鐵水,便是生鐵,可以用來鑄造各種農具了。”宋應升繼續介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