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李自成的威脅,宋獻策心頭一凜,直接道明來意,“闖王,如今大明風雨飄搖,氣數已盡。智者都思進退之路,我們督軍亦是如此。”

李自成冷眼看著他,要聽高歡想幹什麼。

宋獻策繼續道:“現今闖王據有荊襄、南陽、關中之地,聲勢大震,我家督軍並不想為了明朝,而繼續與闖王為敵。因此希望與闖王和平相處,畫地而治!”

“又是和平相處?”李自成聞到熟悉的味道,冷笑一聲,“高歡還想欺騙寡人!”

宋獻策忙解釋道:“闖王,這次我家督軍,絕對是真心求和。如今闖王據有關中稱新順王,張獻忠破武昌,稱大西王,還有關外建奴,入寇山東、北直,明朝滅亡就在眼前,我家督軍也要為自己考慮。”

李自成皺起眉頭,他還沒聽到張獻忠稱王的訊息,沉聲道:“繼續。”

“河南地處四戰之地!天下大勢不明,我家督軍,不欲多樹大敵,欲儲存實力。所以希望真心希望,能與闖王講和!”宋獻策微笑道:“甚至支援闖王稱帝!”

“哈哈哈~”李自成不禁大笑,“高歡還真是不要臉!你說寡人會信他嗎?講和後,又讓他偷襲本王!”

宋獻策道:“這次絕對不會,也偷襲不到闖王。因為我家督軍,為了顯示誠意,決定將潼關獻給闖王。闖王有潼關在手,我軍如何偷襲,反而是我家督軍,要時刻擔心,闖王會攻擊我們了!”

“獻上潼關?”李自成眉頭一挑,眼睛眯了起來,立時問道:“高歡想要什麼?”

這些日子來,李自成猛攻潼關,順軍死傷頗大。

雖說順軍人多,可繼續進攻的話,即便拿下潼關,順軍也傷了元氣,短時間內難有心的作為。

如果高歡願意獻上潼關,那他不要白不要,反正潼關在手,以後是戰是和,便是他說得算。

不過,以李自成對高歡的瞭解,那是個不會吃虧的主,絕對不會白白獻上潼關。

宋獻策知道李自成心動,沉聲說道:“我們督軍只有一個要求,便是希望闖王,能交還秦軍將士的家眷!”

李自成眯眼,“原來是想收買人心!”

“這對闖王而言,沒有什麼損失!”宋獻策壯著膽子道:“闖王也知道,潼關的一萬秦軍,無論如何,都會與闖王為敵。我家督軍,收不收買人心,秦軍都會站在我們一邊!”

“大膽!”李自成聞語勃然大怒,猛的一巴掌拍在座椅上,甲士們將刀拔出半截,露出雪亮的刀身。

“闖王息怒!”宋獻策連忙賠禮道歉。

李自成臉頰鼓動,心中懊惱,自己被高傑戴帽子的事情,真是人竟皆知了。

這些姓高的真是可惡至極。

宋獻策抬頭瞄一眼,見李自成沒到怒不可遏的地步,於是又道:“闖王,如今張獻忠已經稱王,若是闖王與我們在潼關拼個兩敗俱傷,這明朝的天下,怕是會便宜關外的建奴,還有張獻忠啊!”

李自成陰沉著臉,沉默半響,眼中殺意漸漸消失,只用秦軍眷屬,就換潼關的話,這個買賣是划算的。

“好!”李自成沉聲道:“孤王接受這個交換條件。”

……

宋獻策從順軍營地回來,來到高歡大帳。

“怎麼樣?”高歡問道。

宋獻策道:“李自成同意了,不過要我們拆除防禦,兵馬後退到關牆下,以示誠意。”

高歡沉吟著點頭,他陰了李自成多次,李自成不相信他是應該的。

若不是信譽透支,高歡也不會只提要回家眷,肯定要求再加點別的東西。

現在為了讓李自成同意條件,高歡只能讓李自成佔些便宜。

當下高歡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不過為了防止李自成使詐,高歡讓屬下先建造登城塔,放到潼關正面,讓士卒可以從登城塔迅速上城,又用木柵欄和沙袋,將潼關背面的登城臺階圍了起來。

忙完這些,高歡遂即下令全軍,撤到潼關正面。

順軍使者前來潼關檢視一翻,李自成見高歡謹慎,留有後手,便打消了趁機奪關的心思,讓人去將秦軍眷屬押來,準備進行交換。

這時,在前往潼關的道路上,一隊人馬卻自東向西,來到高歡的大營外。

帥帳中,高歡正站在地圖前,心事重重的看著河南版圖,帳簾忽然被挑起,楊彥走進來稟報,“督軍,朝廷使者來了!”

高歡回過神,轉過身來,“哦,知道來幹什麼嗎?”

楊彥一臉興奮,“內侍攜帶封賞督軍的詔書,已經到轅門了。”

“督軍,這是好事啊!”一旁宋獻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