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新順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仙鎮之戰後,李自成拿高歡沒有辦法,又得不到開封城的錢糧,於是只能向南轉進殺入湖廣就食。
在這期間,李自成攻襄陽,陷承天府,逼近武昌,同時又自荊州渡過長江,陷澧州、常德。
常德富甲湖廣,魚米之鄉,積糧可支十年,令李自成拿下常德,腰包一下便肥了起來。
湖廣乃是天下糧倉,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語”,如今清軍阻斷曹營,南北交通斷絕,原來運往北方數省的糧食,積壓在湖廣,特別是長江之南,令李自成終於解決了軍糧的問題。
此外,李自成還派人挖掘,嘉靖皇帝之父埋葬的顯陵求寶,又獲得不少錢財。
一時間,闖軍錢糧充足,李自成遂即廣收部曲,群賊俱奉號令。
李自成佔據襄陽後,攻剽湖廣,左良玉退守武昌,何騰蛟據守長沙,都只有自保之力,無力發起反撲。
這使得李自成,還有麾下闖軍,逐漸有了據守城池,經營地方享福的心思。
以前李自成被官軍追剿,難以建立穩定的地盤,加上人馬太多,沒有餘糧,要不停去攻城掠地,獲得糧食,所以難以實現從流寇到政權的轉化。
在攻陷洛陽之後,闖軍開始嘗試改變,不過條件始終不成熟,李自成還是被迫四處尋糧。
那時闖軍的作戰目標,還是找糧食吃,並沒什麼長期戰略,所以被稱為流寇。
這次李自成在湖廣所獲糧食甚多,足夠消耗,而且還有餘糧,發給百姓種子,暫時不為糧食發愁,再加上又有顧君恩、楊承裕等謀士的加入,使得闖軍從流寇向政權轉化的條件逐漸成熟。
當然這還得感謝高歡,在河南打垮了他三十萬大軍,否則李自成要多養三十萬人,而且還需要將糧食從湖廣運到洛陽,所需糧食將是個巨大的數目,他即便在湖廣繳獲頗多,也不會有餘糧,給百姓發放種子。
不過,李自成顯然不會領情,他心裡可以說恨透了高歡。
高歡這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趁著他不在中原,偷了洛陽和汝州,這筆帳,他遲早會找高歡清算。
如今闖軍能給百姓發放種子和耕牛,使得闖軍今後除了搶劫,還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
不過種子和農具發下去,闖軍要收上稅,便需要建立政權和行政體系。
就在高歡與清軍激戰於河岸之際,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承天府為揚武州,自稱新順王,一品倡義大元帥,並大封劉宗敏、田見秀、賀錦、張鼐、黨守素、辛思宗、谷可成、李友、任繼忠、吳光義、劉芳亮、劉希堯、李過等將。
於此同時,自從闖軍破襄陽、荊州以來,先後有不少官紳,為了保全性命和家資主動投降李自成。
牛金星遂即上書勸諫李自成“少殺戮錄人才”,吸引一批讀書人,使得闖軍有了一定治理能力。
在得到一部分官紳支援後,李自成遂即設六政府對應明朝六部,任命喻上猷、蕭應坤、楊承裕,徐丘、王家柱、鄧巖忠,顧君恩、郭附龍、傅朝升為中央官吏。
在地方上,李自成又設防禦使,令任光樂蘭守荊,王文耀守澧,白珏守安陸,葉雲林守荊門,謝世龍守漢州,為世太守。
一番操作下來,闖軍終於在湖廣,建立了一套初具規模的統治體系。
此時,名義上聽從李自成號令的兵馬,也多達二百三十餘隊,總計兵馬百萬之眾。
李自成令每隊立一標旗,左右前後中,分用黑白紅黃青,大纛隨之,兵威盛極一時。
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政權,在建立之後,都會自動獲得一個統一天下的使命,李自成自然也不例外。
李自成在襄陽稱新順王,引得一批官紳投靠,而他們之所以跟隨李自成,自然不是圖他是個賊頭,而是覺得他能取明代之,想做新順的開國功臣。
這些官紳投靠李自成,不會容忍李自成,繼續過以前的日子,只圖眼前快活,也不會讓闖軍安於現狀,他們慫恿李自成,並利用闖軍來實現自己的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