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統一思想(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歡知道,如果不是面臨巨大的威脅,高名衡不會接連派遣信使求援。
雖然自治軍中,有一部分人,覺得高歡不該這麼早出兵,但是高歡還是決定,出虎牢關,給予清軍壓力,牽制清軍攻城。
十一月初三,洛陽。
清晨,高歡從床上起來,妻子羅桂英,正為他整理行裝。
這時高歡將鳳翅盔戴起,羅桂英幫他繫上,“戰陣之上,刀槍無眼,相公此去,面對強敵,一定要保護自身安危。”
雖說高歡決定出兵,並做好了思想準備,但是臨行前夜,高歡依舊半夜未睡。
高歡站在銅鏡前,張開雙臂,裡面是一個英武不凡的年輕將軍,
羅桂英則一邊叮囑,一邊給高歡繫上獸頭要帶,掛上佩刀。
“你放心!韃子對我而言,沒什麼可怕,區區一個阿巴泰,還傷不到我!”高歡抹著羅桂英的手,給她一個放心的微笑。
這時門外響起楊彥的聲音,“督軍!大軍已經在城外集結完畢,宋軍師讓俺請督軍出城!”
羅桂英見此,遂即抽出手來,“夫君去吧!別讓將軍們久等!”
高歡點了點頭,推門而出,楊彥等七個曾經的小夥伴,都穿著一身鎧甲,各持刀矛,等候一陣了。
高歡見此響起以前,在鄉里伴著將軍打仗玩的日子,微微一笑,揮手道:“走吧!”
……
洛陽東郊,吃過早飯的自治軍將士,早已在高臺下襬開陣勢。
高歡集兵五萬眾,在城外祭天,釋出檄文,控訴清軍十大罪,然後給將士訓話,來統一思想。
高歡一直認為,軍隊的戰鬥力,除了裝備和訓練外,最重要的還是看精神。
畢竟,裝備和訓練敵我雙方,很容易做到一樣,那時決定兩軍誰勝誰的關鍵,便是將士的意志。
而讓將士擁有堅強的意志,便必須讓他們知道,為什麼打仗。
這時郊外,高歡穿著一身赤甲,帶著鳳翅鐵盔,站在高臺上,下方自治軍各營,各列成陣,刀矛如林,旌旗日雲,戰車聳立。
在李巖朗讀完討清檄文後,高歡走上前,接過李巖手中的鐵皮喇叭,朗聲喊道:“將士們!如今入冬,用不了多久,就要過年。大家征戰一載,連破闖賊,終於為妻兒父母,打下一片安穩的江山。現在將士們想的,或許是與家人團聚,過一個好年,而為何本督要率領爾等,去救開封,與那來自數千裡之外的建奴作戰?”
高臺下數萬大軍都安靜下來,只有旌旗在寒風中獵獵作響。
自治軍將士大多都是河南農民,政治覺悟都不高,相比於天下大事,更在乎和關注自己家裡的一畝三分地。
對於冬季出征,不少將士心中確實不解,希望能休息,能在家中過年。
這時將士們聽了高歡的話,都抬起頭,注視著高歡。
臺下好幾萬人,高歡拿著鐵皮喇叭大喊,也是臉色發紅,有些激動起來,揮著手大聲喊道:“因為這一戰,不是本督要打,而是建奴找上門來,是他們不讓俺們過年。大家身處中原,覺得建奴離得很遠,但現在本督告訴爾等,近了,而且近在眼前。”
“自遼事起,建奴先屠遼東,殺戮遼民二百萬。僅接著崇禎二年,建奴入寇北直隸,所過支處,城池殘破,百姓盡皆被擄。然後是崇禎六年,建奴入宣大,崇禎九年,建奴肆掠京畿,崇禎十一年,建奴屠濟南。如果將士們覺得這些事,距離河南遙遠,那麼這一次,他們已經殺入河南,到了開封!建奴已經到諸位眼前了。”
郊外數萬將士聚集,卻靜悄悄的,士卒的神情,開始凝重起來。
“北直隸、山東,在建奴蹂躪之下,萬民流離,百姓都成了奴才,多少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高歡朗聲憤慨道:“現在建奴霍霍完北直山東,又看上我們河南,瞧上了爾等的妻女,家中的錢財,還要擄走爾等老父去做奴隸。從遼東,到北直、宣大、山東,再到我們河南。若是我們坐視開封被建奴屠戮不管,下一個就是我們了。”
自治軍將士,聚精會神的聽著,腦海中浮現出父母妻兒的身影,不禁握緊了兵器。
高歡拿著鐵皮喇叭,揮拳吼道:“大家都知道,軍政府在朱仙鎮和尉氏縣駐紮的弟兄,還有近萬百姓,已經被建奴屠戮的訊息吧!現在建奴不讓我們過年,打進了俺們河南,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爾等說該怎麼辦?”
數萬將士中,安靜片刻,突然有人高舉拳頭,好聲吶喊,“殲滅建奴,保衛河南!”
“保衛河南!”數萬士卒,同時高舉兵器,瞬間沸騰起來。
高歡遂即一揮手,朗聲大喝:“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