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官是戰時由中央下派到地方,指揮作戰的總指揮,負責一地的兵馬調動和作戰。

此前,高歡為登禹總兵,便是負責登封縣和禹州的軍事,現在為河南總兵官,便是負責河南省的軍事,連河南都指揮使司,都要聽他的調遣。

早前總兵只是一個職責稱謂,並沒有品級,督指揮使司只有戰時狀態,聽命於總兵,但並沒有直接的從屬關係,因為總兵沒有對都指揮使的人事權及獎懲權。

此外,為了防止總兵獨大,形成藩鎮,朝廷還有巡撫、總督進行牽制。

不過,高歡有負責河南一地軍事的名分,就已經足夠了。

另外,孫傳庭出鎮陝西,也讓高歡有了於李自成叫板的底氣,可以推行自己的計劃了。

這一切,其實都在高歡的算計之中。

唯一讓高歡不滿的是,高有才傳遞的訊息太慢,居然差點就跑到了使者的後面。

看日期,高有才信寫了已經有大半個月,此時才被送到他的手中,平常還沒什麼問題,真遇見大事,訊息滯後,往往會導致致命的失敗。

高歡將信收起來,對宋獻策道:“軍情司情報傳遞的渠道太慢,必須要改進!”

宋獻策點點頭,不過卻為難道:“督軍情報傳遞,需要在關鍵城池,建立據點,佈置馬匹、信鴿,我們現在還沒這些條件。另外,我們的細作數目,眼下也十分有限,並且都沒什麼經驗。”

高歡沉吟片刻,“讓李武再給軍情司,撥銀十萬,就算用錢砸,也要把網路鋪開。”

宋獻策勉強抱拳,“卑職儘快去辦!”

又過了兩日,屬下前來稟報,朝廷派來的內侍,已經到了許州。

高歡遂即沐浴焚香之後,便往大堂之中拜受詔書,羅桂英和一眾高家族人,軍政府要員,都一同前往。

高歡站了一會兒,幾名內侍匆匆趕來,為首一個手裡捧著崇禎的詔書,進入大堂。

“公公一路辛苦了!”高有聞連忙招待道:“請先入坐。”

那太監卻打量一眼眾人,目光看向高歡,有些不敢確認道:“哪位是高總兵?”

高歡微微一笑,“我就是高歡!”

“果然年輕有為,英武不凡,可與吳總兵並肩了!”太監笑著,拍了個馬屁。

吳三桂可是大明年輕一輩中,最出眾的將領,威名遠播,深受皇帝器重。

沒奈何,如今的太監,不比天啟朝,權勢衰弱,加上大明風雨飄搖,可不敢在外鎮面前囂張。

為了得幾個賞錢,還得撿好聽的說,不過高歡卻對這太監,將他與吳三桂相比,而感到不快。

高歡道:“公公過譽了。”

太監見此,遂即道:“那就請總兵接旨吧!”

當下,高歡領著眾人磕頭,那太監便徐徐展開詔書,朗聲宣讀道:“奉天承運皇帝,制曰,登禹總兵高歡,驍勇善戰,屢敗闖賊,聲震中原,建大功於朝廷。今關內闖賊橫行,攻開啟封,朕觀河南,能剿闖者,舍卿其誰?國難思良將,板蕩識誠臣!今朕委卿以河南總兵官,理河南剿賊事,望卿恭勉乃事,為國殺賊,欽此。”

太監宣讀完詔書後,徐徐合上,雙手捧到高歡面前,諂媚笑道:“高總兵,接詔吧。”

高歡接過詔書,朗聲道:“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堂內,軍政府各人,高家族人,臉上都露出喜色,心裡十分高興。

高有聞忙招呼人,請幾名太監去休息用飯,再給些銀子,令雙方都十分歡喜。

幾家歡喜幾家愁,在豫州軍政府眾人,慶祝高歡得封河南總兵之際。

在開封城內,汪喬年卻被錦衣衛緹騎拿下,扒了官服,帶上厚重的枷鎖,被押上囚車,渡過黃河,向北而去。

這時,囚車從船上下來,登上北岸,汪喬年不禁回首,看了南岸開封城一眼,長長嘆息一聲,心中悲憤,“為何明明是高歡通賊,最後卻是本督下獄?”

(求月票,推薦,訂閱,大家多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