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松錦戰敗(第2/2頁)
章節報錯
宋獻策道:“按著督軍的意思,那兩名錦衣衛已經被禮送出境了!若是他們按著督軍的算計,將訊息傳遞給皇帝,汪喬年和侯恂必然會有麻煩。”
高歡點點頭,他對於崇禎派人來探查,並不怎麼在意,也不為發現錦衣衛,並利用他們而感到欣喜。
宋獻策見高歡的狀態不好,不禁問道:“督軍,可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高歡走到桌邊,將那份高有才送來的情報,遞給宋獻策,沉聲道:“軍師自己看吧!”
宋獻策接過來,展開觀看,高歡則轉過身,繼續看著地圖,有些失神。
宋獻策將情報迅速看了一遍,不禁臉色大變,“洪承疇戰敗了!”
崇禎十四年,在崇禎和明廷的催促下,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八鎮總兵,馬步兵馬十三萬人,向錦州挺近,為祖大壽解圍。
起初明軍穩紮穩打,取得一定的勝利,一度逼得黃臺吉吐血,不過隨著錢糧難以為繼,明廷只能不斷催促,最終導致明軍冒險前出,使得大軍前重後輕,逐漸露出破綻。
此時,黃臺吉抓住戰機,突襲明軍在塔山和筆架山的糧食,切斷明軍歸路,使得十三萬明軍,陷入了困境。
八月底,洪承疇因為大軍缺糧,只能決定放棄為錦州解圍,暫時撤回寧遠城。
當日洪承疇召集八鎮總兵,商議突圍之事,決定明日一早分成兩路突圍南逃。
誰知大同總兵王樸,一回營便率本部人馬首先乘夜突圍逃跑,吳三桂等人見了,怕自己被丟在後面,毫無組織的爭先逃竄,最終導致十三萬明軍被清軍殺得大敗。
明朝在北方最後的精銳集團,光被清軍趕入水中淹死就有數萬,剩餘慘兵,一部與洪承疇一起,被困在松山,一部分逃回寧遠,而後又逃回山海關。
宋獻策吃驚道:“不想洪督師,居然也被東虜擊敗!”
高歡也沉著臉,有他的牽制,闖軍的實力,不及歷史,明朝能夠用更多心思,去應對松錦之戰,然而明朝還是失敗了。
洪承疇這一敗,葬送了九邊,最後的精銳軍團。
自此之後,清軍要入關,便看黃臺吉什麼時候願意,滿清已經完全掌握,入關的主動權了。
這令高歡內心,生出了一絲焦慮之感。
高歡沉聲道:“自古以來,中原要抵禦北方的敵人,必須將敵人,擋在長城之外。現在明廷在北方的精兵損失慘重,薊遼一線,對於滿清而言,幾乎是不設防的狀態!”
宋獻策道:“北方精兵盡失,以後清軍想入關,就入關劫掠,誰也不能阻擋。關內的局勢,便如同丟了燕雲十六州一般。今後我們的處境,將會十分被動啊!”
北方精兵盡失,抵禦滿清的長城防線,等於如同虛設。
關內的勢力,已經不可能在長城一線,擋住清軍的進攻,那麼高歡就得考慮第二道防線,甚至第三道防線。
關內勢力,第二個抵禦清軍的希望,便是黃河防線,不過黃河防線有個致命弱點,便是冬季結冰後,北方騎冰能夠踏冰過河,殺入中原。
高歡沉吟道:“軍師,儘快安排一次,本督與羅汝才的會面。”
(求月票,推薦,訂閱。大家中秋快樂,今天沒了,明天更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