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登封、密縣、新鄭、禹州四地,各村各莊的百姓,男女老少一起行動,開始搶收麥子、玉米、番薯。

田地間戴著斗笠的百姓,彎著腰收割著麥子,孩子和婦女掰著玉米棒子,一車車的糧食,被推到曬穀場。

看著豐收的糧食,四縣百姓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神情。

這時,李巖、李武、孫思科等人,視察著新鄭縣的夏收,看著各莊曬穀場上,鋪滿了糧食,臉上都帶著喜色。

李武笑道:“登封、密縣、新鄭、禹州,魚鱗冊上共有耕地三百餘萬畝。這次四縣豐收,估計能獲糧三百萬石,此外許州、長葛、臨潁等縣,也能收上一些糧食。軍政府境內,百姓和軍隊的口糧,應該能夠勉強自足了。”

李巖也笑道:“這都是督軍引進了玉米、番薯,讓旱地可以耕種,還打了手壓水井,才有這次豐收!”

“不錯!若不是督軍,四縣恐怕像其它州縣一樣破敗了!”孫思科也頷首點頭,不掩飾自己對高歡的崇拜。

李巖道:“督軍那邊傳來訊息,眼下闖軍被擋在襄城,不過我們這邊不能大意,需要儘快將糧食收割晾曬,然後裝進倉庫。今歲張獻忠在湖廣一鬧,各地肯定都會缺糧,而整個河南就我們能夠自足,必定會惹人垂涎!”

孫思科深以為然,“懷璧其罪啊!此前汪喬年派遣龔鼎孶等人過來,不就是看上了四縣快要豐收麼?”

眾人都深以為然,而就在這時,一名騎兵疾馳著奔來,來到幾人面前,翻身下馬。

騎兵疾步上前,單膝行禮,“軍師,開封急件!”

李巖一抖袖子,接過書信,展開迅速掃視一遍,立時皺起眉頭,慍聲道:“不出所料,汪喬年又出手了!”

“怎麼回事?”眾人心頭一驚。

李巖將書信遞給眾人,沉聲道:“汪喬年想趁著督軍,在襄城禦敵,派人來接受四縣!”

李武皺眉,“龔鼎孳一事,還不能讓他們放棄,居然還敢派人過來?”

李巖道:“這次不是派官員前來,而是劉良佐部官軍!”

這話一出,各人大驚,急忙將信件看了一遍,神情立時都嚴肅起來。

孫思科咬牙道:“這汪喬年不去剿賊,怎麼光想著對付我們呢?”

若是讓武將們知道,肯定直接嚷嚷著,重新造反,滅了汪喬年,不過李巖和幾個幕僚,都還算冷靜。

李巖沉聲道:“當務之急,是做好準備,然後派人去告知督軍。”

(喝酒耽誤事了。今天正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