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城,御書房內。

崇禎早已經看見了高歡和汪喬年的奏摺。

一個正五品的按察使僉事,去追查崇王府庫銀,卻被流寇所殺,這事怎麼看,怎麼覺得蹊蹺。

崇禎得知後,很失望,也很憤怒。

高歡在河南兩次大敗闖賊,令崇禎很欣慰,很看重他,為此還特意接見了高歡的父親高有才,可現在傳來這樣的事情,崇禎覺得自己受到了欺騙,心中一肚子火氣。

這時,崇禎看著周延儒和侯恂,沉聲道:“龔鼎孶一案,你們怎麼看?”

周延儒伏首磕頭道:“陛下,河南之地,流寇肆掠,地方不穩,臣雖信任高歡,但是朝野群起攻之,臣以為還是需要給天下一個交代。臣贊成侯部堂之意,派遣御史調查此事!”

崇禎微微一愣,此前周延儒,一直反對調查高歡,現在忽然贊成,他不禁沉聲道:“閣老贊成徹查,不擔心調查,影響前線將士士氣嗎?”

周延儒撇了侯恂一眼,“臣卻有擔心,然而侯部堂一再堅持,為了安定朝野人心,臣只能同意。即便如此會委屈前線將士!”

一個正五品的文官,還是諫臺出身,死在了地方,而且死因不明,想壓是壓不住的。

高歡與周延儒之間,關係並不算親密,高歡沒有通知他,就做出這樣的事情,讓周延儒也很被動,他只能以退為進,先贊成侯恂的意見。

屆時,他可以一邊對調查進行阻礙,讓東林查不出什麼,然後反守為攻,而萬一查出什麼,自己也可以全身而退,直接捨棄高歡,畢竟他也是當著皇帝面,贊成調查的。

崇禎確實想搞清楚,聽周延儒這麼一說,心裡也覺得,似乎有些不妥,不過龔鼎孶死因確實可疑,崇禎沉吟一陣,沉聲對侯恂道:“侯卿,既然周閣老同意,那麼朕就準你之奏,但是一定要注意前線將士的感受,切莫冤枉有功之人,更不能激起將士譁變!”

侯恂內心一凜,按著崇禎的話語,這件事情辦起來,恐怕有些麻煩,不過奪取剿寇的主導權,是東林幾位大佬商議後的結果。

機會難得,侯恂不可能錯過,再者那高歡不過一個總兵,有他沒他對局勢沒啥關係,以東林的實力,只要發力,完全可以掌控局面。

想到此處,侯恂立時拜道:“陛下放心,卑職一定撤查此事,不冤枉一人,也不放過一人。”

崇禎聞語有點疲憊,眼下關內局勢稍緩,關外情況卻不容樂觀,已經到了決戰時刻,他揮揮手道:“兩位愛卿退下吧!”

兩人遂即行禮,推出了御書房。

出了紫禁城,回到朝廷各衙門辦公區,侯恂臉上露出得色,而就在這時,街道上一陣急促的蹄聲傳來,便見一名背插黃旗,揹著竹筒的傳信兵疾馳本來。

騎兵在戶部衙門對面的兵馬衙門前,急累馬韁,戰馬還未停穩,騎兵飛身下馬,舉著竹筒腳步蹭蹭的等上臺階,急聲稟報,“河南八百里加急奏報!”

正準備進入戶部衙門的侯恂,心頭一凜,忙吩咐屬下道:“去打聽打聽,是什麼緊急軍情!”

侯恂不好站在衙門前等候,進入衙門回到公房內,不多時,下屬匆匆過來,推門而入,“部堂,大事不妙,闖賊攻陷南陽,唐藩為闖賊所戮,陝西總督傅宗龍領兵去援,部將賀人龍臨陣脫逃,傅宗龍為闖賊殺!”

侯恂一聽,驚得雙眸凸起,“什麼,南陽失陷,傅宗龍兵敗身死呢?”

“千真萬確!陳新甲已經入宮稟報去了!”屬下回稟道。

侯恂頓時驚惶失措起來,東林見朝廷在河南打了幾個勝仗,便覺得闖賊也沒啥了不起,急急忙忙準備去搶功,誰知闖軍突然來這麼一下,頓時害得他全無對策。

(喝酒了,今晚上沒了,明天四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