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恐嚇和民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河南許多州縣,人口減少大半,土地多半拋荒,而高歡治下各州縣,居然一派生機盎然,令派往各縣做官員們,都感到一陣欣喜。
龔鼎孳給眾人動員一番,各人次日一早,便分頭前去上任,龔鼎孳則出了驛站,帶著屬下對許州進行調查。
這邊眾多知縣,一上路,那邊軍政府探子就收到了訊息。
湯師爺站在城頭,看著各位知縣,高高興興的去上任,臉上露出微笑,“都準備好了嗎?”
“都安排好個,他們縣城都進不了,就算進城,也把他們嚇跑!”屬下笑道。
這些朝廷派來的官員,一沒兵,二沒錢,三沒本地人脈,根本不用高歡出手,就能擺平他們。
就是那汪喬年,敢來高歡的地盤,高歡都有辦法,讓他消失。
這些人手敢伸到自己的地盤,高歡讓湯師爺,給他們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疼,不舒服,就明白不能觸碰他的利益了。
此時,前往臨穎縣的道路上,朝廷任命的臨穎知縣金堡,領著縣丞吳思方,主薄周葵寶,還有幾個師爺,去縣城上任。
金堡是崇禎十二年,也就是去年的二甲進士,江南人氏,歷史上比較活躍,乃永曆五虎之一。
本來去年的進士,沒那麼容易當官,不過金堡膽子大,自告奮勇,便授了個知縣的實缺。
這次汪喬年為了摘桃子,準備也十分充分,在侯方域的活動下,由江南商會出錢,給各個縣令,都請了幾名紹興師爺。
明朝幾百年,縣裡的胥吏,早就形成一個個地方利益集團,知縣要是沒點本事,很容易就被他們欺騙,甚至成為傀儡。
因此,侯方域聘請精通刑名、錢糧的師爺,來輔助諸位知縣,以免他們鎮不住場面。
明代縣衙裡,最大的自然是知縣,叫作主官,他有兩個副手,一個是縣丞,一個是主簿,這兩位叫作佐貳官。
這三個都是有品級的朝廷命官,縣裡的行政長官,由朝廷任命,幹幾年就走,算是流官。
在他們三人之下,還有一位典史,沒有品級,不入流,在往下還有三班六房。
三班是指皂班、壯班、快班,負責儀仗、治安、緝捕之類,有時候還會多一個捕班,和快班合在一起,稱為捕快。
六房對應的是朝廷六部,分為禮、吏、戶、工、兵、刑六個房,各房都是書吏,算是基層公務員,負責執行知縣的命令,對縣裡施行具體的治理。
若是三班六房,支援知縣,那知縣就好當,若是不支援,那知縣在縣裡就寸步難行。
金堡同、吳思方和周葵寶,三人走在前往,臨穎的道路上。
因為臨潁剛收復不久,土改還沒開始,沒有安置流民過來,所以地方上比較破敗。
金堡對此卻並不在意,因為他來之前,已經做了功課,“這臨穎位於穎水河畔,是聯絡許州、禹州的重要商道,我們在這裡設卡收稅,一個月光稅就能收個上千兩。再者,這裡剛被戰亂破壞,有大片無主之地,這都是財富啊!”
相比高歡最早控制的幾縣,土地已經被高歡分配下去落在百姓手裡,這裡的土地,大多是荒地和無主之地。
金堡覺得收取土地,賤賣給江南士紳,反而更容易完成。
吳思方和周葵寶點了點頭,“臨穎是不錯,靠近南直,不過關鍵是如何馴服縣裡的胥吏。”
金堡對此也是心有成竹,他來之前,已經向前輩取經,心中已經有了分化瓦解,打壓一批,拉攏一批,馴服三班六房的手段。
“這個不用擔心,到時候你們聽我的就行!”金堡自信滿滿。
三人一邊走,一邊商議著怎麼對付縣裡的胥吏,快到臨穎縣城外時,道路旁忽然衝出一股衣著破爛,拿著兵器的人馬,看裝扮就不是善類。
為首一黑廝揮刀大吼,“弟兄們搶劫啊!”
金堡等人大驚失色,沒想到流寇這麼囂張,居然趕在城下搶劫。
“不好!是流寇!”幾名省裡委派,護送金堡上任的官軍,頓時驚呼一聲。
“嗖嗖”幾箭射來,落在金堡身前,駭得眾人臉色大變。
“快往縣裡跑!”金堡反應過來,大喊一聲,拔腿就往不遠處的縣城跑。
眾人一陣狂奔,流寇再後猛追,跑了一陣,見接近縣城,才停下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