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私下協議(第1/2頁)
章節報錯
豫中軍政府的文武們,看見水井出水,所有人都心跳過速。
抗旱的作物,在配上這種從地下打水的手壓水井,大家都知道這將意味著什麼。
這表示著豫中軍政府,能夠對抗連連大旱,讓百姓吃上飯。
李巖、宋獻策、湯師爺、陳德彪、王獨山、高有聞等人相互看了一眼,心中一塊大石頭落定,內心都無比激動。
軍政府的文武,各人不禁都生出一個自豪之感。
整個河南,甚至整個北方,就他們能讓百姓吃飽飯,這足矣讓他們驕傲了。
登封的百姓同樣高興,因為他們看見了希望,更加擁戴高歡。
比他們更加激動的是丁啟睿,本來他雖接任河南總督,但對於河南,甚至整個明朝,都不抱有希望,已經破罐子破摔。
在他這個位置,特別是在河南這個風暴中心,來當封疆大吏,他其實看得很清楚,知道無人能解開這盤死棋,明朝已經撐不了多久。
因此他做總督以來,從未想過,怎麼解決河南問題,只是被動的去應對,多過一天是一天。
現在他在高歡身上,卻看到了扭轉乾坤的可能,看到了解決困擾明朝十多年難題的方法!
丁啟睿將高歡拉住,用變了調的聲音激動問道:“朝陽,這個東西造價多少!”
高歡道:“這個東西造價便宜,還不到一兩銀子!”
丁啟睿更加興奮,這比打一口井的成本,可低多了,於是問道:“能夠給省裡打造一批嗎?”
在丁啟睿看來,困擾河南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水源和糧食產量的問題,而水和糧食產量,得看老天爺,人力很難改變。
現在高歡搞出水井,又有抗旱高產的種子,便似乎可以解開這個問題。
高歡沉聲道:“卑職倒是願意,不過手上精鐵不足!現在連四縣都無法滿足,恐怕暫時幫不了督憲!”
丁啟睿微微皺眉,面露失望。
高歡見此又暗示他道:“卑職聽說襄城附近有鐵礦……”
襄城縣附近就是後世平頂山,這裡靠近禹州和許州,距離高歡地盤很近,而且有比較優質的鐵礦。
丁啟睿一咬牙,“說吧,你要哪幾個縣?”
高歡聞語大喜,“卑職要許州、襄城、長葛、寶豐、扶溝、太康、鹿邑七個縣!”
丁啟睿把臉一板,走到一邊,“這絕對不行!最多給你三個縣!”
高歡追上去,“五個縣,不然真養不活赤字營!”
“四個!這是本督底線!”丁啟睿沉著臉,“而且寶豐不能給你!汝州知州不是本督的人,與本督不太對付,你只能挑開封府管轄的州縣!”
看著兩人在一邊討教還價,一旁眾多軍政府文武,都面露震驚之色。
王獨山、孫思科作為為前縣令,曾經體制內混的人,不是沒見過徇私舞弊的,卻沒見到這麼明目張膽地欺君罔上的行為。
高歡要地盤,要自己治理和徵稅養兵,這其實就是藩鎮和地方割據。
明朝給軍隊劃地盤養軍,造成軍閥割據,要等到崇禎朝滅亡,弘光朝建立,史可法搞出江北四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