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向登封求援(第1/2頁)
章節報錯
城外數萬賊軍,現在又填平了護城河,打造了攻城器械。
以新鄭軍民的實力,要是沒有援兵的話,城池肯定守不住。
雖然闖軍有,“吃他娘,穿他娘,開啟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口號,但李自成手裡的刀卻不僅揮向藩王、官員、士紳和地主,也揮向普通老百姓。
崇禎七年,總督陳奇瑜輕信李自成的詐降,還命令所過州縣為他們準備了糧草。
結果闖軍一旦逃離了官軍的控制,出了棧道就立即開始屠殺,陝西的七個州縣,因此倒了血黴。
李自成對自己陝西老鄉都下得去手,對於河南百姓,就更不可能留手。
現在城外闖軍既然放出話來,那城池一旦被迫,城裡數萬百姓,都將成為闖軍的刀下亡魂。
因此,當得知開封不發援兵,孫思科聽了高有聞的話,立時就像抓到救命稻草。
“高老能請到援兵?”孫思科拉住高有聞,急問道。
高家是河南大族,同省裡,同朝中不少官員,都有關係,孫思科便以為高家能找來一支官軍。
高有聞將孫思科拉到一邊,低聲道:“我說的這支援兵,在登封!”
“登封?”孫思科一臉震驚,遂即惱怒道:“高老,那是通賊!”
高有聞道:“開封不發兵,賊兵全力進攻之下,全縣百姓都得死。眼下只有向登封求救,才有一線機會。而且,登封並非有意反叛朝廷,實乃迫不得已,他們一直有心接受朝廷詔安,不能同闖賊相比!”
高有聞看著孫思科,握著他的手,“老父母,全縣百姓的性命重要,還是烏沙重要,你做個決斷吧!”
不到萬不得已,高有聞不會選擇,去聯絡登封。
新鄭高家,數代積累下來的名聲,不能輕易毀掉,可是現在全族人都在城中,相比於名聲,家族的延續明顯要重要一些。
孫思科陰沉著臉,如果不向登封求援,新鄭城破,他和百姓慘死屠刀之下,向登封求援,則可能救下百姓,但他作為朝廷命官,事後則可能,被朝廷問罪罷免,甚至斬首於市。
一人性命,全城安危,孫思科沉吟半響,咬牙道:“即便本縣願意向登封請援,登封願意發兵嗎?高老不要忘記,你剛將高歡的父親和兄弟交給官府,兩人又已經被縣裡送去了開封!”
高有聞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正是高歡寫給他的那份信,遞給孫思科。
高有聞決定向登封請援,很大程度,便是因為這封信中,高歡透露出,希望接受朝廷詔安,保護河南百姓不受賊寇襲擾的心意。
孫思科接過書信看了一遍,立時不再猶豫,下定決心道:“好,就依高老之意!”
……
密縣,位於中原腹地、嵩山東麓伏羲山腳下、溱洧河畔。
這時,在密縣城外,五千赤備軍,五千莊丁,共計一萬人馬,駐紮在曠野裡,整齊的大帳一座接著一座。
高歡向闖軍散播訊息,說密縣和新鄭有糧,引闖軍南來。
這次闖軍東出虎牢關,攻打豫東各州縣,目的是為劫掠糧食,去補充洛陽城下的闖軍。
這也就是說,闖軍是來搶豫東各縣百姓的口糧,闖軍聚眾百萬,人馬夠多之後,已經從開始的開倉放糧,嘯聚人馬,到現在為聚集的人馬解決吃飯問題,向沒有投靠的百姓,露出兇狠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