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表決吧。”迪克提議道,他是東道主,有負責推進整個會議程序的義務。

表決的結果顯示出大家都有足夠的理性,所有人都贊成組成聯合艦隊,共同對付中國。

接下來,眾人又在派出軍艦的數量、艦隊指揮、隊形構成等問題上進行了長時間的爭論,最後終於敲定了各項細節。

根據各國艦隊的實力不同,六個國家分別從自己的艦隊中抽出一部分戰船,組成一支包括100艘船的龐大的聯合艦隊,前往呂宋去與大明艦隊決戰。眾人承諾,在戰後,將根據各國提供兵力的不同,以及在海戰中的損失情況,分配後續的利益。

瓦爾多的西班牙艦隊因為在前期遭受了嚴重損失,在這一次的聯合艦隊中能夠提供的力量有限,因此不得不接受了一系列事後向其他國家進行補償的條款。這些條款的內容之苛刻,用喪權辱國來形容也不過份了。不過,如果這一仗能夠打敗大明艦隊,西班牙人就可以收復呂宋,到時候利用呂宋的出產來賠償,還是能夠賠得起的。

“各位馬上回自己的基地去,然後在七天之內,把參戰的船隻派過來。咱們要進行兩次海上編練,然後才能與中國人作戰。”迪克最後這樣向眾人交代道。

一支明代版的六國聯軍,就這樣組成了。

各國艦隊如此大規模的動作,自然無法瞞過蘇昊和鄧子龍派出的諸多眼線。有關六國聯軍的兵力構成、訓練進展等資料,雪片般地飛到位於呂宋的大明艦隊指揮部。蘇昊、鄧子龍、李贄、塗文煥等人反覆地研究著這些資料,一遍又一遍地進行著戰術推演。

“想不到,這些紅夷真的會抱成團來和我們作戰。”李贄搖著頭說道,“利馬竇不是說,歐洲列國平日裡也是互相征戰的嗎?”

蘇昊笑道:“說到底,他們都是白種人嘛,這個結果,並沒有出乎我的預料。再往後推300年,他們還會組成八國聯軍,把圓明……呃,把咱們京城給燒了呢。”

他原本想說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典故,突然想起大明還存在呢,有他這樣一個異數的存在,大明應當不會圓於建州人之手,那麼圓明園恐怕也就不會存在了。

李贄當然聽不出蘇昊咽回去的是什麼話,他皺著眉頭說道:“老夫原本覺得,他們會串聯起三四個國家來與我們決戰,誰料想,他們竟然湊了六個國家。這樣一來,咱們要想打一場殲滅戰,只怕有些難度了。”

“的確如此。”塗文煥說道,“兵法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現在咱們只有15艘船,對方是100倍船,六倍於我。咱們要想圍而殲之,怕是不太容易了。”

“咱們的2000料商船可以調過來用。”鄧子龍道,“這些商船速度慢,不宜用於進攻,但其船大平穩,用來防守是很合適的。咱們以這些大船為屏障,擋住紅夷的攻勢,以小船迂迴。即便不能全殲敵寇,打一場漂亮的擊潰戰應當是沒問題的。”

蘇昊道:“能夠擊潰他們,也不錯了。六個國家一起來也好,咱們一仗把他們都打怕,然後再逐個地清除他們在南洋的基地。以我看來,經過此一戰,歐洲各國的海軍都不敢與我大明水師正面相對了。”

“就這麼定吧。”李贄拍板道,“咱們抓緊時間,改造商船,把岸炮移到船上去用。鄧總兵的水師人數不夠,蘇總兵得把勘輿營中的炮手調過來補充。”

“沒有問題。”蘇昊道,“我的人都聽鄧總兵調遣就是了。”

鄧子龍擺擺手道:“改之此言差矣,是我的人聽改之調遣才是。老夫老矣,這四海征戰的事情,遲早是要交到你們年輕人手上去的。這一仗,就算是咱們兩家聯手的演練吧。等打完這一仗,老夫會奏明朝廷,把水師完全交給蘇總兵指揮。”

“多謝鄧總兵!”蘇昊恭恭敬敬地向鄧子龍長揖一禮,算是接受了鄧子龍的這番重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