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 頓悟(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錫爵顯然對於程棟這樣的叛逆少年已經見怪不怪,見程棟脹紅了臉,支吾不清的樣子,便不再逼他,而是自顧自地說道:
“蘇改之這個人,其實毛病不少。他只是一個秀才出身,詩書的功底連一個鄉下私塾的腐儒都不及。因為讀書少,他也不遵什麼聖賢之道,說他是個斯文敗類,我想朝堂上起碼有九成的人是不會有異議的。”
“這……”程棟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居然是王錫爵對蘇昊的評價。誰不知道王錫爵是蘇昊的後臺,平時話裡話外都是極盡袒護之能事的。
“大學士,下官有一事不明,下官感覺,大學士……當是頗為賞識蘇昊的,可是適才大學士所言,恕下官無法領會。”程棟把心中的疑惑直接說了出來。
王錫爵呵呵笑道:“這就是老夫要跟你說的事情了。蘇改之這個人,不通詩書,卻精通測繪、勘礦、匠作這些讀書人所不恥的事情,能夠做出我們這些飽學之士都做不到的事情。他不遵聖賢之道,但他為社稷、為百姓所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是聖人所為?相比那些滿腹經綸卻又貪贓枉法之輩,老夫覺得,蘇改之悟的才是真正的聖賢之道。邦治,你說是不是呢?”
“下官愚鈍……”程棟只覺得大汗淋漓,他無法否定王錫爵的話,但如果承認王錫爵說得有理,那他這麼多年對蘇昊口誅筆伐,豈不就是大謬了嗎?
“老夫這一段也在想,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蘇改之沒讀過這些聖賢之書,卻都做到了。我們呢,又有誰能夠比他做得更好?”王錫爵說道。
程棟腦子裡亂糟糟的,他向王錫爵說道:“那下官該如何做呢,還請大學士指教。”
王錫爵道:“老夫一直在關注你,覺得你是良心未泯之人,只是沒有走上正途。老夫以為,要想做一些有利於百姓社稷的事情,首先要了解百姓疾苦,在這方面,邦治,你實在是太欠缺了。”
王錫爵的這句話,程棟可不能接受了,他說道:“請恕下官無禮,大學士,下官也是民間出身,自幼與姐姐相依為命,各種疾苦下官都曾經體驗過。”
王錫爵道:“你是站在一個百姓的位子上了解到這些疾苦,你可曾站在一個官員的位子上同樣去看過呢?”
“下官不明白。”程棟道。
王錫爵道:“哀民生之多艱,很多文人墨客都能夠做到。但知民間疾苦是一回事,知道如何讓百姓脫離疾苦,又是另一回事。你身為言官,以往也經常彈劾地方官員,說他們尸位素餐。但是,你可知他們做事之難否?”
“那……蘇昊知道否?”程棟只能拿蘇昊出來當擋箭牌了,王錫爵把蘇昊誇成一朵花,把他貶得一無是處,他不得不拿蘇昊來比一比。
王錫爵道:“蘇改之當然知道這些。你看他在江西時,打井、修灶、治水。在淮安時,幫著百姓討還田園。在汝寧時,他與權貴鬥智鬥勇。對了,你父親在汝寧當通判時的未竟之業,在蘇改之手裡都實現了,你認為他不懂如何做官惠民嗎?”
“下官知錯了!”程棟突然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他明白了自己與蘇昊的差距。蘇昊從來不講什麼大道理,但他一直都在勤勤懇懇地做事。而他程棟呢,嘴上說著各種悲天憫人的話,但到現在為止,他連一件有利於百姓的事情都沒有做過。他曾經慷慨激昂地指責這個指責那個,但那些被他指責的官員到底做得如何,有什麼苦衷,他其實是一無所知的。
“下官請求大學士給下官一個機會,讓下官去做一些實實在在有利於百姓之事。”程棟誠懇地請求道。
王錫爵綹了綹頦下的鬍鬚,點點頭道:“邦治,你有這個覺悟,老夫甚是欣慰。朝廷近日要外派一些官員到地方任職,你是否有意願去一個地方做一任知縣呢?”
“下官願意!”程棟說道,說完之後,他又補充了一句:“下官希望去一個最窮的縣,做出一番實實在在的成績,以報大學士點撥之恩。”
“最窮的縣?”王錫爵有些為難了,“此事還容老夫考慮考慮。”(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