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 老道(第2/2頁)
章節報錯
陳觀魚道:“不敢不敢,在王爺面前,貧道那些微末的本領哪敢自稱什麼道行,不過就是會望望地氣、勘勘風水、斷斷吉凶、化解點怨仇而已。”
“你是在哪裡學的道?”卜失兔直接過濾掉了陳觀魚的自吹自擂之辭,對他問道。
陳觀魚道:“貧道乃是在江西玉華山學的道,貧道的師傅是玉華山的第二十六代真人,那可是我大明赫赫有名的地師。貧道自幼就跟隨師傅學藝,倒也學到了師傅的幾分皮毛。”
“聽說,明軍的寧夏副總兵蘇昊,是你的師兄,你們是從哪論起的?”卜失兔又問道。
陳觀魚對於這個問題早有準備,他答道:“回王爺,這蘇昊乃是貧道恩師的獨生子,是我玉華山道門的第二十七代真人。他雖然年齡極輕,但道行高深,貧道也得稱他一聲師兄的。”
“你是說,蘇昊是個道士?”卜失兔覺得有些意外,他無論如何也沒法把道士和副總兵這兩個身份合併起來。
陳觀魚道:“我師兄出身道門,但卻不是道士。他只是繼承了我玉華山道門的掌門之位,但師傅遺言,想讓他走仕途,所以他就沒有當道人,而是進了公門,年方二十就身居副總兵的高位。”
卜失兔道:“既然你與蘇昊有師兄弟的名份,他現在當上了副總兵,就沒有提攜提攜你?或者說,你早已是明軍的軍官,混到我們韃靼軍中,是來當探子的?”
“不是不是!”陳觀魚嚇得從椅子上摔了下來,他就勢跪在地上,說道:“王爺千萬不要誤會,貧道真是個化外之人,與我師兄並無瓜葛。貧道到韃靼地面上來,只是為了傳播道義,沒有其他的意思啊。”
“傳播道義?”卜失兔眼睛一瞪,說道,“昨晚我大營接連失火,本王懷疑是有人裡應外合,縱火燒了我軍的糧草。這外面的人,自然是蘇昊的明軍。這裡面的人,只怕就是你這個假道人吧?”
“貧道冤枉啊,請王爺明察!”陳觀魚哀告道,“王爺可以去問問看,昨天晚上貧道一直都在……和人賭錢,壓根就沒有離開帳篷半步。這失火之事,貧道是一無所知啊。”
卜失兔既然要召見陳觀魚,事先自然是瞭解過情況的。陳觀魚說頭天晚上一直都在和人賭錢,這一點卜失兔早已知道。他說出前面那番話,不過是想詐一詐陳觀魚,給陳觀魚一個下馬威。陳觀魚一旦害怕了,卜失兔後面的話就容易說了。
“這失火之事是否與你有關,本王肯定是要詳查的。如果讓本王查出你就是內奸,本王定會將你五馬分屍!”卜失兔威脅道。
“肯定與貧道無關,貧道可以指著無量天尊發誓!”陳觀魚跳著腳說道。
“你發誓有什麼用,從你進這個大帳開始,你就沒說過一句實話,這讓本王如何相信你?”卜失兔說道。
陳觀魚道:“王爺,貧道說的句句都是實話啊!”
“你說的都是實話?”卜失兔道,“你說你與蘇昊沒有瓜葛,進草原只是為了傳播道義,你敢說此事不是蘇昊的安排?”
“這……”陳觀魚無語了,“這件事嘛……和我師兄倒是有一點點關係。”
“那麼,蘇昊派你到草原上來,是為了何事?”卜失兔問道。
陳觀魚道:“我師兄雖然當了副總兵,但他畢竟是道門出來的人,有好生之德。他說,大明和韃靼本是兄弟,順義王爺與我大明早就簽有協約,不得擅動干戈。前者有哱拜逆賊叛出大明,大明自然要追到草原上將其擒拿歸案,但又擔心此舉會讓韃靼朋友誤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衝突。所以我師兄遣我到草原上來,主要是要化解雙方的誤解,以免生靈塗炭。”
“他果真是這樣說的?”卜失兔追問道。
陳觀魚道:“千真萬確,他就是這樣說的。”
“那麼你能不能給我帶一封信給蘇昊,就說本王爺也有好生之德,不願意多犯殺戮,限他三日之內帶著明軍撤回大明境內,否則的話,就休怪我軍刀槍無眼。”卜失兔惡狠狠地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