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小王爺!”眾人齊聲說道。

開完會議,貴族們離開卜失兔的軍帳,各自上馬回營。烏恩其來到著力兔的身邊,對他說道:“大首領,你看這仗,咱們還打下去嗎?”

著力兔眼睛一瞪,問道:“烏恩其。你是什麼意思?”

烏恩其道:“大首領,以愚下之見,這明軍怕是不太好惹,咱們何必去觸這個黴頭呢?他們到草原上來,不過是為了追殺哱拜。這哱拜原本就是咱們韃靼的叛徒,投降了明人之後,又叛出大明,乃是反覆無常的小人,我們何必為了這樣一個小人而去和明軍作對呢?”

著力兔嘆了口氣,說道:“烏恩其。你有所不知。我欲與明軍作對,不是為了替哱拜出頭,而是擔心明軍進了草原,一旦站住腳跟,就會對我們不利。以往都是我們打大明,來去如風,大明疲於應付。現在大明把腳踩到草原上來了,我們再想攻打大明,先要過他們在草原上的堡壘。這不就把我們給限制住了?時間長了,咱們的地盤就少了。”

烏恩其道:“草原這麼大,就讓出一點給明人又何妨?我聽人說了,明人放出風來。說要與我們韃靼人共同開發草原,是一份善意。我們為何不能接受這份善意呢?”

“這個……恐怕不太可能吧?”著力兔猶豫不決地說道。

其實,這一個晚上的大火,已經把著力兔的決心給燒掉了一多半。他現在是羞刀難入鞘,所以才堅持要繼續進兵,與明軍決一雌雄。在他的心裡。又何嘗不想像烏恩其建議的那樣,遠遠地避開明軍,由著他們去搞什麼開發就好了。

著力兔在外面舉棋不定,在營帳內,卜失兔也正在皺著眉頭,思考著與明軍為敵的事情。

自從卜失兔的太祖俺答汗接受大明冊封,成為順義王,大明與韃靼之間的大規模武裝對峙已經結束了,雙方在各個邊城開設互市,交易各種商品,相處十分和諧。一些部落偶爾進犯大明,不過是出於一種以往留下來的習慣,雙方發生一些衝突,也都是小規模和小範圍的,不會影響到大明與韃靼之間簽訂過的和約。

這一次應著力兔的邀請到河套地區來與蕭如燻作戰,卜失兔是帶著立威的心態的。他希望自己能夠輕而易舉地擊敗蕭如燻,在著力兔以及其他的韃靼部落貴族面前出一把風頭,從而為自己未來爭奪汗位打下基礎。

誰料想,這一股明軍竟然如此難對付,他們使用的武器,都是卜失兔沒有見過的,包括威力巨大的地雷,以及那種神秘的能夠延時點火的裝置。卜失兔不知道前面還有多少明軍的新式武器在等著自己,如果這些武器都像此前的武器那樣犀利,他這一次的出征恐怕是要栽一個大跟頭了。

不錯,他帶的兵加上著力兔的兵,合計有近10萬人,相比幾千明軍,是擁有絕對壓倒的優勢的。但昨晚一場火災,韃靼軍傷亡就有數千人。以後正式打起仗來,傷亡還會有多大呢?卜失兔真的不敢想下去了。如果他要付出幾萬人的代價來打敗明軍,這樣的勝利與失敗又有何異?

“失策啊!”卜失兔喃喃地說道,“這個著力兔實在是太可恨了,他招惹了這麼厲害的對手,卻不提前告訴本王,弄得本王千里迢迢來到這裡,卻又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現在本王該如何做呢?”

“王爺,依下官之見,咱們是不是應當先和明軍談判啊?”卜失兔帳下的謀士夏邦興獻計道,這個夏邦興是個漢人,也有幾分學問,是卜失兔非常器重的謀臣。

“談判?談什麼呢?”卜失兔問道。

夏邦興道:“嚮明軍說明我們的用意,最好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咱們和明人之間,本來就是以邊牆為界,互不干涉的。現在明人越過邊牆,進入草原,是失信在先。如果我們曉之以理,再以武力作為支撐,明人應當會知難而退吧?”

卜失兔沉吟片刻,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只是現在明軍根本就不露面,我們如何能夠和他們聯絡上,再與他們談判呢?”

夏邦興笑道:“王爺,下官這幾日在河套各部落中走動,倒是認識了一個奇人,據說與明軍那邊的高官有些聯絡。若王爺有意與明軍談判,可以請這位奇人到帳中來問話,聽聽他有什麼辦法。”

“奇人?什麼意思?”卜失兔奇怪地問道。

夏邦興道:“此人乃是一位道長,據說還是什麼派的多少代傳人。他說寧夏副總兵蘇昊乃是他的師兄,他的那些道行都是蒙蘇昊所教。這樣一個人,當能夠把我們的話傳過去吧?”

“嗯,既是如此,那你把此人找來吧,本王有話要問他。”卜失兔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