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攢雞毛湊撣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蘇昊在淮安府的情報網十分薄弱,陳觀魚每天裝神弄鬼地在各村落出沒,也只是打聽到了一些邊邊角角的訊息,對於曾奉先正在秘密聯絡大戶湊錢請土匪的事情,完全未能察覺。
鄧奎本著小心謹慎的態度,吩咐勘輿營加強戒備,在自身的活動區域之外十里範圍內放出了偵察兵,用當時的術語叫作“夜不收”。老兵徐光祖也聞訊趕來了,他每天都在隊伍四周轉悠,時不時用鼻子吸吸氣,然後對蘇昊和鄧奎說道:“老夫覺得這味道不對,風裡透著股腥氣,莫非近日會有場大廝殺?”
此言一出,鄧奎渾身的肌肉地繃緊了,眼睛向著四下裡張望,恨不得立即就把隱藏在暗處的對手找出來。倒是蘇昊一臉無奈,拍著老先生的肩膀說道:“徐叔,你想吃海鮮就明著說嘛,這是臨近東海,風裡如果沒有腥氣,就邪門了。”
徐光祖尷尬道:“改之說什麼呢,我聞到的這股腥氣,和海水的腥氣能是一回事嗎?信不信由你……,不過,晚上弄幾條大黃花魚來下酒,倒也的確是別有一番風味的。”
雖然說是草木皆兵,但事情還得做下去。蘇昊帶著勘輿營逐村逐鎮地推進,每到一處,就展開測繪工作,一方面是為未來開鑿淮河入海通道準備基礎資料,另一方面就是進行土地清丈,徹底清查豪強地主隱瞞田畝的惡行。
淮安府通判田有年留在了蘇昊的身邊,與他一同清查地主家的稅賦。一開始,田有年還有些擔心這項清丈工作會遭到地主的反抗,但在200餘名勘輿營官兵的yin威之下,所到之處的地主都服服貼貼,不敢造次。以往大家覺得很難推進的清丈工作,此時進行得非常順利,地主補交的稅賦款已經達到了上萬兩銀子,被罰沒歸公的田地也達到了萬畝以上。
有了這些額外的銀子和官田,淮安府的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就有了經濟保障了,這意味著擠在淮安城裡的那些災民將可以很快得到安置,社會治安會極大好轉,百姓生活也會得到極大改善。作為當地的地方官員,看到這種情況,豈能不歡欣鼓舞?
“蘇主事真是雄才大略,這土地清丈之事,以往多少官員都未能做成,蘇主事一出手,就馬到成功,田某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田有年坐在轎子裡,撩開轎簾,對著在外面與士兵們一起步行的蘇昊說道。
這些天,他曾邀請蘇昊與他一同乘轎,但被蘇昊拒絕了。他也試圖下轎來與蘇昊一起步行,結果走不多遠,腳就受不了了。在蘇昊的勸說下,他只好半推半就地坐著轎子前進了。
聽到田有年的話,蘇昊微微一笑,道:“田通判言重了,蘇某不過是奉了韓知府的命下來辦差而已。此前其他官員做不成此事,只是因為他們都帶著私心,不敢得罪豪強。蘇某一片公心,辦差自然就簡單了。”
“那是,那是。”田有年言不由衷地答道,蘇昊說此前的官員有私心,其中包括了田有年在內。其實他也是出於無奈,這些豪強地主在下面買通了基層的官吏,在上層還有一些深不可測的靠山,除了蘇昊這樣的二百五,有誰會這樣去招惹他們呢。
“田通判,其實這件事還剛剛開始呢。我們所以能夠進展得如此順利,是因為這些豪強地主沒有料到咱們會這樣強硬,他們一時還沒有準備好應手。等到他們回過味來,咱們肯定會遇到很大的麻煩的。”蘇昊對田有年說道。
田有年道:“蘇主事既然想到這一點,那麼必是想好了對策的吧?蘇主事以為,這些豪強會如何給我們找麻煩呢?”
蘇昊抬頭看看前方,說道:“他們肯定會去京裡告狀,找他們的關係來給淮安府施壓。不過,咱們現在動作極快,他們去告狀,再等到京裡的壓力轉下來,有些遠水不解近渴了。我琢磨著,他們應當會採取一些暴力手段吧,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暴力!”田有年只覺得屁股底下有些不穩,“蘇主事是說,他們會殺官造反?”
“殺官有可能,造反倒不至於。”蘇昊笑著說道,“他們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家財,為這點事是不可能造反的。”
“那……若是他們真的要殺官,蘇主事,你帶的這些官兵,能護住咱們的安全嗎?要不,我們找個鎮子停下來,我寫封信回淮安府,請求淮安衛派出幾千官兵來保護我們吧?”
“恐怕來不及了。”
蘇昊突然站住腳,田有年的轎子也同時停住了。田有年從轎子裡探出頭來,發現整支隊伍都停了下來,士兵們紛紛端起了長矛,圍起了一個小小的防禦圈。
在東邊,傳來了一陣喧譁之聲,像是有千軍萬馬正向這邊衝擊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