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百戶既然有如此利器,為何不早拿出來呢?”那姑娘挑剔道。

蘇昊指了指陳觀魚,說道:“這是我剛從陳道長那裡拿到的,如果早有這燧發槍,我還真不用這樣急著逃命了。”

“你這不是火銃?”那姑娘奇怪地問道。

蘇昊道:“你要叫它火銃也可以,不過,它比尋常的火銃開火要快一些,所以使用起來更為方便。”

“讓我看看。”那姑娘說道。

蘇昊並沒有對燧發槍保密的念頭,聽到那姑娘說起,便拿起一支槍,交到了姑娘的手上。那姑娘拿著槍仔細看了看,又輕輕釦動了一下扳機。還好,蘇昊開完槍之後,並沒有往槍膛裡填充火藥,所以那姑娘扣動扳機,只是把燧石打起了幾個火星而已。

“哦,原來這火銃是自己帶著一個火鐮打火的。”那姑娘冰雪聰明,一下子就悟出了其中的門道,她好奇地玩弄著這把槍,對蘇昊問道:“這個燧發槍是哪來的,我怎麼從來沒聽人說起過?”

陳觀魚湊上前來,得意地說道:“女將軍有所不知,這燧發槍乃是我家師爺發明的。”

“真的?”姑娘看了看蘇昊,見他一臉坦然之色,知道陳觀魚所言非虛。她點點頭道:“你竟能想出這樣的好辦法,也難怪重慶衛要花這麼大的力氣來救你了。嗯,這槍我喜歡,要不,你就把這支槍送給我吧。”

“這個……”蘇昊有些心疼了。離開豐城之前,他讓郝氏父子日夜趕工,也才做了20把燧發槍,其中還有6把交給了郝彤,準備帶給鄧子龍,所以他自己手上只剩下了14把槍。這位姑娘與自己萍水相逢,如果自己隨便就贈一支槍出去,那這區區14把槍,恐怕還真不夠用來送禮的。

但要說一口回絕,蘇昊也做不出來。不管怎麼說,姑娘可是他的救命恩人,一把槍和自己一條命相比,又能貴到哪裡去呢?

“良玉,不要奪人所好,這槍是蘇百戶護身所用,你要過來,日後蘇百戶再遇兇險怎麼辦?”秦邦屏在一旁勸道,他畢竟年齡要大一些,比妹妹更為懂事。

“哼,誰要他的,我只是跟他開個玩笑而已。”姑娘撅著嘴,不情不願地把槍遞給蘇昊,嘴裡還說著硬氣的話。

“良玉……”蘇昊腦子裡一個念頭一閃,“莫非,你就是……秦良玉!”

“人家的名字,豈是你隨便叫的!”姑娘嬌嗔地斥道,臉上分明有了一些紅暈。別看她剛才打仗的時候那般灑脫,但突然被一個陌生男子叫出了自己的閨名,她還是有些羞澀與難堪的。

我的神啊,這位姑娘居然就是秦良玉!蘇昊看著稚氣猶存的秦良玉,不由得感慨萬分。

在來重慶的路上,蘇昊曾與陳道談論過大明軍中有沒有女將軍的問題,在當時,他就隱約記得明朝是有一位女將的,只是一時想不起她的名字而已。到現在,他才終於想起來了,明朝的那位女將軍,就是自己眼前這位青春爛漫的小姑娘——秦良玉。

秦良玉,四川忠州人,生於萬曆二年,即公元1574年,此時年方16歲。秦良玉是忠州秦氏的第九世孫女,自幼習武,武藝高超。

在平行的那個世界中,秦良玉後來嫁給了石柱土司馬千乘,領白桿兵三千,先後參加過平定播州之亂、抗擊後金、征討永寧奢崇明叛亂、抗擊張獻忠等戰事,征戰40餘年,累功至大明柱國光祿大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保、四川招討使、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鎮東將軍、四川總兵官、忠貞侯、一品誥命夫人。

當然,蘇昊現在見著的這個秦良玉,還是待字閨中,根本談不上有什麼威名。不過,別人不知道,並不意味著蘇昊也不知道,這樣一尊大神出現在自己面前,蘇昊只剩下頂禮膜拜的念頭了。

“秦將軍既是喜歡這燧發槍,蘇某不勝榮幸。這兩支槍本是一對,就請秦將軍一同收下吧。”蘇昊把剛剛接過來的槍,與手上的另一把槍一道,又恭恭敬敬地遞還給秦良玉,他現在一點心疼的感覺都沒有了。

“哥,人家答應送給我了,那我就收下了?”秦良玉眼睛緊緊地盯著蘇昊手上的兩把槍,向秦邦屏請示道。

秦邦屏走上前來,對蘇昊笑道:“小妹就喜歡這些新奇玩藝,奪了蘇百戶的心愛之物,實在是不好意思。”

聽到秦邦屏這話,秦良玉知道哥哥已經答應了,她連忙把槍從蘇昊手上奪過來,插到了自己的腰間。

“秦將軍說哪裡話,小弟這條命都是這位……小秦將軍所救,區區兩支燧發槍,實難表達小弟的謝意。”蘇昊說道,他管秦邦屏叫秦將軍,那秦良玉就只能是小秦將軍了,不過,這樣的叫法實在是有些彆扭。

秦邦屏道:“我代小妹謝過蘇百戶了。蘇百戶若是不棄,你我就以兄弟相稱吧,邦屏痴長几歲,就稱蘇百戶一句蘇兄弟,你看如何?”

“固所願也,秦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蘇昊順竿爬,連忙向秦邦屏行禮,能夠成為秦良玉的大哥的小弟,也是人生的一大榮幸啊。

“良玉,你比蘇兄弟年幼,你也稱蘇兄弟一句大哥吧。”秦邦屏對妹妹說道。

秦良玉得了蘇昊送的燧發槍,滿心歡喜,對蘇昊也平添了幾分好感。聽到哥哥的話,她走上前來,向蘇昊拱手道:“蘇大哥,受小妹一拜。”

“這……秦,秦小姐免禮。”蘇昊磕磕巴巴地應道。

“什麼秦小姐,太過生份了,蘇兄弟以後就稱小妹的名字好了。”秦邦屏在一旁說道。

“直呼其名?那我……真的可以稱你良玉嗎?”蘇昊看著秦良玉,激動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能夠直呼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將領的閨名,這趟穿越,實在是太值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