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丹砂(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朝棟淡淡一笑,道:“本將以信治軍,在普通士卒面前尚且言出必行,更何況對蘇天師乎?”
你如果守信就邪門了,蘇昊在心裡冷笑道。此前,楊朝棟已經透過王奇奉向蘇昊承諾過,只要蘇昊獻上一個大煤礦,他就無條件釋放何本澄等人。如今煤礦已經找到了,楊朝棟又生出了新的事情。不過,蘇昊對此並不覺得意外,相比之下,他對於楊朝棟的底細瞭解得更多,而楊朝棟已經完全被他矇住,真的把他當成一個勘輿師了。
“楊參將自然是守信之人,學生失言了。”蘇昊假裝尷尬地說道。
“既然蘇天師相信本將,那麼可否說說,你從這仙符之中,還看出了一些什麼呢?”楊朝棟問道。
蘇昊小聲道:“楊參將,學生奉胡公公的差遣,是來播州尋金的。不過,在望過播州的地氣之後,學生確定,播州並無金礦。”
“哦……”楊朝棟失望地應了一聲,他原本以為蘇昊這樣神秘兮兮,是因為手上掌握了一個大金礦的秘密,所以拼命地攏絡蘇昊。如果播州確定是沒有金礦的,那他這番心思就白費了。
“不過……”蘇昊話鋒一轉,臉上露出笑意,道:“學生想問問楊參將,可知丹砂否?”
“丹砂!”楊朝棟一愣,“你是說,播州也有丹砂?”
所謂丹砂,就是硫化汞的天然礦物,是用於提煉水銀的原料。水銀的價值雖然不能與黃金相比。但也算是一種貴重礦物。在市場上,一斤水銀的價格能夠賣到近1兩銀子,而一斤銅只能賣到1錢銀子,兩相對比,就可以知道水銀的價值之高了。
楊朝棟雖然是個紈絝,但並非廢柴。他自幼就被父親楊應龍薰陶得頗具野心,因此在習文練武各方面前很下工夫,這十幾年下來,也算是一個文武全才了。對於丹砂的價值,他是有所瞭解的。也正因為此,所以聽說播州有丹砂礦的時候,他的眼睛就明亮起來了。
蘇昊露出一個自信的笑容,說道:“我玉華山道門,這點道行還是有的。我敢說播州有丹砂,自然就能夠找到,楊參將難道還不相信嗎?”
蘇昊這話如果放到一天前說,楊朝棟只會把他當成一個江湖騙子,不讓人打他幾十大板就算好了。但親眼目睹蘇昊憑空找到一個大煤礦之後。楊朝棟對於蘇昊的看法完全不同了。
“蘇天師,據楊某所知。丹砂一向產于思州、銅仁二府,其中尤以銅仁府的大萬山司為首。蘇天師不會是看錯了吧?”楊朝棟試探著問道,其實,他的心裡已經在抨抨直跳,期盼著蘇昊給出一個讓他驚喜的回答。
貴州是全國汞礦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全省的汞礦儲量佔到了全國的40%以上。貴州的汞礦又主要蘊藏在黔東北地區,這一地區在明代被劃分為思南、石阡、思州、銅仁等幾個府。
貴州的汞礦開採歷史悠久,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漢代。在唐代,銅仁府的萬山汞礦已經十分知名。其產出的所謂“光明丹砂”一直都是皇家貢品。到了明代,思州、銅仁兩府的萬山、銅仁、丹寨、三都等汞礦都得到了大規模的開採,為當地提供了大量的收入,也讓遠在500裡外的播州楊氏垂涎欲滴。
作為一名後世的地質學家,蘇昊對於這一帶的汞礦資源分佈可謂瞭如指掌。他知道,就在播州與思南州交界的地方,有一個當時名叫婺川的地方。埋藏著一個後世才勘探出來的特大型汞礦,其儲量甚至超過了當時最著名的萬山汞礦。他相信,只要自己把這個情況透露給楊朝棟,不怕他不會動心的。
“萬山的丹砂礦算得了什麼。學生但凡出手,找到的礦最少也是兩倍於萬山礦。”蘇昊用傲慢的語氣說道。
“果真?蘇天師可否教我,此礦位於何處?”楊朝棟急切地問道,見蘇昊不吭聲,他又連忙補充道:“楊某承諾採礦所得與蘇天師三七開,絕不食言。如有違背,天誅地滅!”
楊朝棟也是知道自己信用不佳,無法說動蘇昊,情急之下,只好賭咒發誓了。古人對於賭咒這種事情倒是看得很嚴肅的,輕易不敢違背誓言。在楊朝棟心裡,覺得如果蘇昊真的能夠給他找到一個兩倍於銅仁萬山礦的大型丹砂礦,他就算分出三成的收益給蘇昊,又算得了什麼呢?
蘇昊搖搖頭,說道:“楊參將誤會了,學生不敢懷疑楊參將的信用,只是學生當下也不確定這個丹砂礦位於何處。學生的判斷是來自於天象,有丹砂之氣映於播州星野。但具備落到播州的何處,卻還需望地氣才得知曉。學生遣百十徒弟在播州勘輿,也是為了確定這個丹砂礦的所在,無奈……”
說到這,蘇昊拖了個長腔,把後面的話留給楊朝棟自己揣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