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嚴防奸細(第2/2頁)
章節報錯
楊朝棟道:“父王,依孩兒之見,當下我們還不到和明軍決一雌雄的時候,這個時候激怒朝廷,為時過早。”
聽到楊朝棟發話,眾親信都滯了一下,婁國小心翼翼地問道:“後主何出此言,難道後主覺得咱們播州軍打不贏明軍嗎?”
楊朝棟笑道:“婁叔,明軍疲弱日久,我播州軍士勇悍無比,若是一戰,我軍當有十成勝算。”
“那後主的意思是……”婁國詫異道。
楊朝棟道:“婁叔可知群狼噬虎的說法?這明軍雖然疲弱,但奈何其有數百萬之眾。若我軍以現在的實力與明軍開戰,我們縱然能夠戰勝一隊或者幾隊明軍,若源源不斷地增兵,我軍又當如何應對呢?”
“不管他們來多少人,我們守住各處關隘,他們豈能進得來?”張讓說道。
楊朝棟道:“我們守住關隘,自然可以擋住明軍。可是我們自己的交通也被阻斷了。屆時糧食、鹽、鐵等物無法運進來,圍困日久,我軍就不戰而潰了。”
“這……”婁國、張讓等人無語了,他們都是從短期的戰事著眼來想問題的,哪裡有楊朝棟想得那樣長遠。播州這個地方,山高林密、易守難攻,這是優勢。但與此同時,其弱勢也非常明顯,那就是糧食不能自給,鐵、鹽等貨物需要從外界運進來。如果明軍圍而不攻,圍上十年八載,播州還真就崩潰了。
何漢良問道:“那依後主之意,我們當如何應對呢?”
楊朝棟道:“此事如此重大,豈是我一個年輕人敢妄言的?父王英明睿智,對此事必有周全考慮,我等只要照著父王的意思去做就是了。”
眾人心裡都暗罵了一聲,不過臉上誰也不敢表現出來。明明是楊應龍叫大家出主意的,轉了一圈,又說楊應龍英明睿智,不需要眾人出主意了,這不是逗大家玩嗎?
楊應龍對於楊朝棟的說辭沒有什麼異議,他點點頭道:“朝棟所言有理,咱們現在實力還不夠,在此時與朝廷撕破臉,為時尚早。今日請諸位來,主要是向諸位通報一下此事,大家心裡有個底,遇事勿慌。
我想好了,改土歸流一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要我們堅持住,朝廷一時半會也拿我們沒辦法,此事議上十年八載也是可能的。
對簿公堂一事,我準備允下來,不過,我只赴蜀而不赴黔。四川巡撫李尚思前幾日還行文與我,要我派播州兵協防松藩,這個時候,他是不可能與我為難的。到時候,我答應替進行尋一些大木,交些贖金,料想就可以脫身了。”
“千歲不可行險啊。”婁國道,“重慶知府鄭濂是個滑頭,聽說他與葉夢熊也有來往,萬一到時候他對千歲發難,可就麻煩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千歲不可以身犯險。”
“成大事者,豈可畏懼這小小的風險?”楊應龍道,“如果朝廷要對我不利,你們就挑動苗人起事,讓朝廷看看,離了我楊應龍,他們有何辦法平定苗疆。”
“此事包在末將身上。”張讓拍著胸脯應道,他在楊應龍手下是專門負責聯絡苗人的,當地喜歡尋釁滋事的苗人稱為生苗和黑腳苗,張讓和這些苗寨的頭人都有聯絡,隨時可以煽動他們叛亂,給明廷製造麻煩。
“至於說應對官兵進剿一事,大家也要抓緊了,各處的軍囤都要抓緊加固,多多囤積糧草,以防不測。此外,要嚴防奸細,以免官兵摸清了我們的底細。”楊應龍說道。
“說起奸細,卑職倒是想起一事。”婁國說道,“前些日子,卑職聽到好幾處的土人傳言,說山裡來了一群勘輿師,還說是在山裡找煤什麼的,不知此事是否有些蹊蹺。”
“找煤的勘輿師?”楊應龍眉頭一皺,“你有沒有見過這些人,他們是什麼來路?”
婁國搖搖頭道:“卑職也只是聽說,若非千歲今日提到嚴防奸細,卑職還真想不到這頭上去呢。”
楊朝棟道:“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婁叔,你告訴我是哪裡的土人傳的訊息,我這就帶人去探個究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