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深入播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倒是無所謂。”熊民範道,“我老熊當兵圖的是有飯吃,只要管飯,在哪不是當兵?”
蘇昊道:“呵呵,你能這樣想就好。這幾日大家好好休息,過幾日我們就要開始幹活了。”
蘇昊到每個小旗都走了一遍,給大家吹了吹風,最後,他拉著郝彤和鄧奎來到一間屋子裡,向他們詳細介紹了有關楊應龍和兵部密令的事情。郝彤、鄧奎二人聽罷,面面相覷,都覺得大出意料。
“這種平叛的作戰,最怕的就是地形不熟。當年鄧大人在銅鼓石平定李大鑾之亂,起初就因為地形不熟而吃了虧。後來鄧大人派出斥候以商人為名,混入銅鼓石,摸清了地形,這才一舉平定了叛亂。”郝彤向蘇昊訴說著舊事。
蘇昊道:“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這樣一件事。兵部希望咱們能夠摸清播州一帶的地形,繪製成圖本,以便未來進剿。給咱們的時間是半年,看來,咱們要在重慶呆上一段時日了。”
鄧奎道:“此事不知鄧大人知曉否?塗先生還一直等著咱們去測繪雲南的地圖呢。”
蘇昊道:“我估計兵部會向鄧大人說清楚的,與雲南邊境的形勢相比,播州的形勢更為險峻啊。”
郝彤皺著眉頭道:“測繪地圖,是勘輿營的本份,充其量大家只是辛苦一些,多花點時間,總是能夠測繪出來的。我擔心的是當地聚居的土人會對咱們勘輿營不利,此外,聽說楊應龍其人甚是多疑,若是咱們勘輿營的行蹤被他察覺,他恐怕不會輕易放過的。”
蘇昊道:“此事我這些天已經考慮過了。土人方面,倒也好辦,咱們就說是販賣貨物的商人,多向土司送些禮物,想必他們也不至於與我們為難。這個事情我已經打聽過了,播州一帶經常有外面的商人來往,他們對土人甚是苛刻,往往高價賣出,低價買入。若我們能夠讓土人得些好處,他們應當是會歡迎我們的。”
“這倒是一個辦法。”郝彤道,“咱們出發前,就在重慶府多采買一些土人喜歡的貨物,到時候實價賣給他們就行了。”
“至於楊應龍……”蘇昊接著說道,“倒是一個挺大的麻煩。他在播州,甚至在重慶,都有眾多的眼線,咱們要想不被他的眼線發現,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和陳主事琢磨的,是藉口探礦,希望能夠瞞過他們。探礦也是要做勘輿的,咱們用的經緯儀,與道士用的羅盤頗有一些相似,外人應當看不出其中的奧妙的。”
鄧奎笑道:“如此說來,咱們還應當請陳道長給大家講講勘輿術,別到時候被人一問,都穿幫了。”
“這個想法不錯。”蘇昊道,“我們就讓陳觀魚來做這件事吧。”
準備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幸好勘輿營也是訓練有素的隊伍,所以各項工作做得有條不紊,這也讓符鍾看過之後,暗自稱奇。
蘇昊從重慶衛找來了一些熟悉當地情況計程車兵,給勘輿營計程車兵們介紹當地的風俗習慣、人情世故。為了能夠與當地人溝通,大家還突擊學習了一些當地的土話,基本上達到能夠應付日常交流的程度。
陳觀魚這個神棍也派上了用場,蘇昊安排他給士卒們上了幾次課,講了一些勘輿師的基本常識,讓大家都背了一些諸如“陰陽相生”、“乾坤易位”之類的口訣。這天下的勘輿術門派眾多,各門各派都有一些自己的門道,所以士卒們倒也不用擔心被人識破是西貝貨。
重慶衛本身有一些播州地區的地圖,這些地圖當然是十分粗糙的,只是標註了重要的道路、關隘和縣城等等。蘇昊根據這些地圖,給勘輿營的各個小旗分配了任務,每個小旗差不多要完成2000平方公里區域的勘測,工作量還是頗有可觀的。
一切準備停當,蘇昊下令,勘輿營化整為零,開始深入播州司的各處,開展測繪。士兵們全部換上了便裝,扛著測繪儀器和用來做掩護的各色商品,低調地離開了重慶,向南挺進。在每個小旗的勘輿營士兵中,還配備了幾名由重慶衛派出的當地士兵,他們的任務是替勘輿營帶路、聯絡,以及負責傳送勘輿營測繪出來的成果。
蘇昊、陳道呆在重慶,居中指揮。從江西帶來的10名繡娘也留在重慶,隨時準備把從現場傳送回來的資料繡成最終的地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