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繡娘(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常蕪想必也是看中了鄭妃在聖上那裡得寵,所以想攀鄭妃這根高枝呢。其實他也不想想,立嫡以長是古訓,聖上雖然時下有些難以取捨,日後還是會順應民心,立皇長子為東宮的。屆時,這常蕪只怕是無立足之處呢。”韓文恨恨地說道。
蘇昊道:“縣尊,你覺得,這國本之爭……很有意思嗎?”
“這國本……怎麼能不重要呢?”韓文詫異道,他看到蘇昊向他投來的一束單純的目光,不禁搖了搖頭,苦笑道:“改之啊,這種話不可亂講。你的意思我明白,其實,唉,這種事說到底也的確沒什麼意思。”
這幾個月來,蘇昊與韓文慢慢地也混得比較熟了。韓文在面對蘇昊的時候,心裡存了一些老丈人看女婿的心態,所以也逐漸不太打官腔,而是站在長輩的立場上,經常教蘇昊一些為人處世之道。
相處日久,兩個人對於對方的世界觀、價值觀等,多少都有了一些瞭解。韓文知道,蘇昊對於那些讀書人非常看重的教條非常不屑,他心裡只想著做一些有意義的實事,這是一種實業興邦的觀念,與讀書人信守的那種以禮法治國的觀念大相徑庭。
這就難怪牽動朝野的國本之事,在蘇昊的眼裡不過像是雞米之爭,誰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對於小雞來說或許是大事,但在農夫看來,有何相干呢?其實,歷史上那些被鄭重其事冊立下來的太子,昏庸無能的佔著十之**,能夠超過父輩、祖輩的,可謂鳳毛麟角。也不知道這樣的太子,能撐起什麼國本。
“值得大家去做的事情多如牛毛,這些重臣們個個滿腹經綸,若是能用到正道上,我大明的經濟起碼可以翻兩番了。”蘇昊大大咧咧地評論道。
“改之,你還年輕。不知道這其中的奧妙。”韓文道,“實話跟你說吧,這朝臣討論國本,也不完全是閒著沒事。國本如何定,直接影響著大家的前程呢。你想想看。現在這些重臣都要求立皇長子為太子。若是最終聖上一意孤行,仍然立了皇三子。待到聖上百年之後,皇三子登基,這些曾經反對他為太子的朝臣。會是什麼下場呢?”
蘇昊道:“我明白了,這就是一個選邊站隊的意思吧?大家都把寶壓在皇長子身上了,偏偏皇上更看好皇三子。大家擔心自己將來被邊緣化,所以就要堅持逼迫皇上改主意,是這樣吧?”
韓文道:“改之這些說辭。倒是夠新鮮的,不過,倒也貼切。記住,這些話你我之間說說即可,換一個場合,斷不可信口開河,否則,你會麻煩纏身的。”
蘇昊道:“縣尊放心,學生也只是把縣尊當成了自己的長輩。所以才敢這樣放肆。換到其他人那裡,學生哪敢這樣亂說。”
“長輩……”韓文在心裡苦笑,不知道自己要不要當蘇昊的長輩,不過,這種話畢竟沒法說出口。他拍拍蘇昊的肩膀,說道:“改之啊,你聰明過人,前途不可限量。只是你有些脾氣要改改。雖不說要完全隨波逐流,起碼也不要過於清高了。有時候。適當地隨隨大流,也是必要的。”
蘇昊連連點頭道:“縣尊教訓得對,學生記住了。”
“改之啊,接下來幾個月,你有何打算啊?”韓文隨便地問道。
蘇昊道:“縣尊,前兩個月,學生一心訓練勘輿營計程車卒,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下一步,我打算帶上勘輿營計程車卒前往羅山地區做實地勘測作業,一來是作為訓練的一部分,二來則是藉機勘測水庫的庫址。我安排工匠試驗的水泥已經有眉目了,只要有了水泥,我們就可以修水庫了。”
“還是你改之做的事情實在,水庫之事若能辦成,可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你說得對,做這樣的事情,比爭國本更有意義。”韓文感慨道。
“縣尊過獎了。”蘇昊道,“我不日就將帶領士卒們去山裡,縣尊若有什麼事情要吩咐,可派衙役騎快馬去尋我。這金礦的地址,硐頭喻復陽是知道的,到時候讓他帶常蕪去就可以了。另外,縣尊千萬叮囑金礦的管事,開礦時要注意做好礦硐裡的支撐防護,那個地帶屬於地質斷裂帶,結構不穩,極易發生冒頂事故。”
“此事我對常蕪交代一下吧。”韓文答應道,“若是開礦,定有南昌府來的熟練工匠主事,他們對這個應當會有經驗的。”
“但願如此。”蘇昊道。
二人邊走邊聊,不覺已經來到了縣衙門口,正與韓倩撞在一處。韓倩帶著丫環紅蓮,似乎也是剛從外面回來的樣子,看到蘇昊與韓文走在一起,她頗有一些驚訝。
“父親,蘇公子。”韓倩規規矩矩地向韓文和蘇昊行著禮。
韓文下意識地把目光在韓倩和蘇昊身上轉了一個來回,想看看這兩個年輕人是否有眉來眼去的意思。不過,他看到的是蘇昊目光清澄,毫無邪念,而韓倩則低著頭,臉上似乎有些微微泛紅,但眼神如何是死活也看不到的。
“倩兒,你從哪回來啊。”韓文問道。
韓倩答道:“父親,女兒去城南的林家繡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