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聽說的,也是如此。不過為什麼他的外號叫無常,學生就不知道了。”蘇昊答道。

主薄王鳳韶道:“朝廷派到江西來的太監,有正副二人。正使是李興李公公。倒是一個心慈面善之人。副使就是這位常公公,是個笑面虎。他經常直接前往各府縣去敦促開礦收稅,所到之處,必是生靈塗炭啊。”

“這是何故呢?”蘇昊驚道,生靈塗炭這個詞,可不是隨便亂說的,開個礦,怎麼至於弄到生靈塗炭的地步?

方孟縉見蘇昊的確不明白,便一五一十地向他介紹起來。

皇帝向各地派遣礦監的制度,始於隆慶年間。當時這樣做的原因,在於國庫日益空虛,皇帝迫切需要增加財政收入,來維持各項開支。由皇帝派往各地的太監,最早的職責是監督工商稅和礦稅的徵收,以避免地方官吏營私舞弊。由於這些太監都是帶著增加收入的任務下去的,所以在無法找出地方官的毛病的情況下,他們就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從地方榨出更多的財富。

在大明的財政體系中,田賦和工商稅是比較固定的,太監們很難有所作為。但礦稅是一種額外的收入,只要能夠找到更多的礦藏加以開採,那麼就可以收取豐厚的稅金,來完成皇帝交與的任務。

就這樣,由皇帝派出的監督太監,逐漸蛻變成了專業的礦監。他們的任務就是逼迫地方官員找礦開礦,然後收取礦稅。一開始,礦監們做事還靠點譜,基本上是按礦收稅,找不著礦就不收。到後來,礦監們越來越囂張了,變成只管收錢,不管開礦。他們每到一處,便向地方官下達收取礦稅的指標,至於當地有沒有礦,能不能收上稅來,他們是不管的。

朝廷派到江西來的兩個礦監中,正使李龍是個比較講原則的人,不太胡作非為。但副使常蕪則不同,他經常巧立名目地下到各個府縣去,敦促地方官開礦交稅。如果你不把稅交上來,那麼他就沒完沒了地騷擾你,甚至帶上錦衣衛,以各種莫須有的罪名拘捕地方官員。

地方官員由於懼怕常蕪的淫威,就不得不想方設法去籌錢來交稅,這些稅金,最終自然是隻能分攤到地方上的商戶和農家頭上的。為了避免激起民怨,地方官往往還得從官衙本身的開支裡挪出一部分錢來充作所謂的礦稅,這就使得官衙裡的吏役們的收入都要受到影響了。

蘇昊剛才在工房看到吏役們一個個都垂頭喪氣,便是因為他們預感到自己名下的錢要被常蕪搜刮走了。

“原來是這樣。”蘇昊恍然大悟,不過,他還有一點沒弄明白的,便問道:“方師爺,江西有這麼多府縣,這常蕪怎麼就盯上咱們豐城縣了呢?這其中有什麼原因沒有?”

韓文苦笑道:“要說起此事,還得算到你改之頭上啊,都是因為你太能幹了,所以為本縣招來如此麻煩。”

“呃……縣尊,此話乍講?”蘇昊冷汗直流,韓文說的,不會是他開煤窯的事情吧?至於造望遠鏡,這件事屬於軍方的事情,估計常蕪還不太清楚。

韓文道:“今年四月以來,全省大旱,各府縣雖奮力打井,但終因杯水車薪,無濟於事,農家莊稼欠收至少在五成以上,多地已經出現饑荒,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我豐城縣,因為改之勘井得力,打井順利,莊稼收成最好,躲過了饑荒。當此之時,這常公公要下來收稅,豈不就選中我們豐城縣了?”

“這也算是楚人無罪,懷璧其罪了吧?”蘇昊現學現賣,把剛剛別人說他的話,用來描述眼前的事情了。

江西因大旱而遭災,許多個縣的百姓連吃飯都成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常蕪當然不可能再去盤剝,否則引起民變,他也吃罪不起。在這種情況下,豐城由於蘇昊這個妖孽打井有功,在大旱之年無大災,百姓能夠吃得上飯,於是就成了常蕪眼中的肥肉。韓文說這樁麻煩是因蘇昊而來,倒也沒說錯了。

“常公公提出什麼要求了?”蘇昊問道。

韓文道:“常公公說,他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說豐城這個地方物華天寶,礦藏眾多,所以希望本縣多組織民壯探礦,交納礦稅,以解朝廷之難。”

“這倒是一個冠冕堂皇的要求啊。”蘇昊道,“如果是這樣一個要求,縣尊倒也不必憂慮。豐城煤藏眾多,學生辛苦一下,多去探幾個煤藏出來,開些煤窯,交點稅給那常公公,也就罷了。”

韓文道:“改之有所不知啊,這常公公要的,可不是煤窯的那點稅,他是要本縣去開金礦呢。”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金礦豈是想開就能開的?本官在豐城幾年,也未曾聽說豐城有什麼金礦,這不是明顯的訛詐嗎?”縣丞王奇惱道。剛才常蕪來與韓文談事的時候,他也在場,對於常蕪的這個要求,他是知道的。

韓文道:“其實,常公公估計也清楚這一點,所謂開金礦,不過是一個藉口罷了。他向本縣提出的要求,是一年上交黃金2000兩,相當於白銀萬兩。若是交不上,本縣就只有從其他地方挪借,湊出萬兩白銀給他了。”

“一萬兩白銀……”蘇昊唸叨著,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分攤到全縣的商戶,足夠把一半以上的商戶逼得破產了。他因做望遠鏡的暴利,倒是可以拿出一萬兩白銀來,但這筆錢無論如何也不能落到他一個人頭上吧?

“實在不行,也只能勸說縣裡的富商大戶樂捐了。”典史王一學道,“這真是無妄之災啊。”

幾位官員也都搖著頭,表示這可能是唯一的辦法了。韓文卻是把目光投向蘇昊,好一會,才緩緩地問道:“改之,本縣素知你有測地勘礦之能,以你之見,本縣能找到金礦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