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望遠鏡(第1/2頁)
章節報錯
以蘇昊的猜想,在沒有機械輔助的情況下,郝家父子要把一副望遠鏡的鏡片磨出來,怎麼也得幾天的工夫。誰知,第二天一早,全家人還都沒有起床的時候,蘇昊就聽到有人在拼命地拍打著他家的門環,一邊拍還一邊興奮地喊著:“改之賢侄,改之賢侄,可曾起床否?”
汗啊,有這樣擾人清夢的嗎?
蘇昊雖然在心裡抱怨著,但還是手腳麻利地穿上了衣服,跑下樓來開門。
站在門外的,正是郝以宗和郝青父子倆,郝以宗的手上,拿著一個由兩個圓筒組成的物件,在整個大明朝,也只有蘇昊一個人能夠認出來,這分明就是一架望遠鏡。
“怎麼,郝伯父,望遠鏡做出來了?”蘇昊問道。
“做出來了,做出來了,賢侄你看,可是此物否?”郝以宗把手裡的望遠鏡遞到蘇昊手上,他的臉上帶著壓抑不住的笑意,手都有些顫抖了。
蘇昊接過那部望遠鏡,仔細端詳一番,也不禁感到震撼了。望遠鏡的兩個鏡筒都是用鐵皮捲成的,外面包上了布,握在手上感覺非常舒適。鏡片是用切成細條的牛皮包裹了邊緣之後,再嵌在鏡筒上的,接縫處十分嚴密,沒有一絲漏光的地方。兩片物鏡和兩片目鏡被打磨得十分光滑齊整,用肉眼看去,找不到任何一點瑕疵。
蘇昊試著舉起望遠鏡,把目鏡湊在眼前,順著門口的巷子向遠處看去。巷口那個賣早點的攤子猛地被拉到了蘇昊的眼前,他甚至能夠清楚地看到小販臉上的那顆痦子。
“這是何物,讓我兄弟看看?”
蘇昊身後傳來了鄧奎的聲音。鄧奎和郝彤二人保持了在軍隊裡的習慣,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在後花園裡練武。聽到郝以宗叫門的聲音,他二人便來到了前門,正遇上蘇昊在驗看新出爐的望遠鏡。
蘇昊笑著把望遠鏡遞到了鄧奎的手上,鄧奎接過來。學著蘇昊的樣子,把望遠鏡平端在眼前,把眼睛湊到了目鏡上。由於不會選擇目標,他一時間無法分清看到的是什麼東西。蘇昊用手推著望遠鏡,讓它對準了遠處的目標。鄧奎微微愣了片刻。突然大叫起來:“老天,這是何等神器啊!”
站在他身邊的郝彤聽到鄧奎的驚呼,連忙從鄧奎手裡奪過望遠鏡,也湊在自己眼前觀看。其結果與鄧奎一樣,也興奮得大呼小叫起來。兩個大兵輪流試用著望遠鏡,看了南邊又看北邊,然後是抬起鏡頭來看遠處的高樹,玩得不亦樂乎。
“賢侄啊。你要做的東西,可是這樣?”郝以宗問道,鄧奎和郝彤的表現一點也沒讓他覺得驚訝,因為他剛剛把這個望遠鏡做出來時,也是這樣震驚的。
蘇昊點點頭道:“正是這樣,我還以為這幾片鏡片要磨好幾天時間呢,沒想到郝伯父這麼快就磨好了。”
郝以宗道:“自昨天上午賢侄離開後,我父子二人就馬不停蹄地磨這些鏡片。一開始沒摸著要領,還磨壞了幾片。到晚飯時分。我們才磨好了這四片,然後又製作這兩個鏡筒,也頗費了一些工夫。”
蘇昊道:“郝伯父和郝大哥的手藝,真讓人歎為觀止。這個雙筒望遠鏡,不僅鏡片磨得好。連鏡筒都是精品,小侄實在是佩服之至。”
郝青兩隻手背在身後,對蘇昊說道:“賢弟,這望遠鏡雖好。但愚兄覺得,還有一些缺憾。這個望遠鏡只能看到固定的地方。若是要看他處,就有些模糊了。”
蘇昊笑道:“這個倒不是大問題,是我昨天沒說清楚。這前後兩個鏡片之間的距離,應當不是固定的,這樣就可以隨著要看的地方距離的遠近,來調節鏡片的位置,這個過程叫做對焦。”
郝青微微一笑,把背在身後的手伸到了前面。蘇昊這才看到,他的手上捧著一個三四尺長的細長圓筒,圓筒是分成兩截套在一起的,那個介面的地方,似乎是可以活動的。
“單筒望遠鏡!”蘇昊驚道,他拿過那個圓筒一看,果然在圓筒的兩端各裝了一片鏡片,同樣是照著物鏡和目鏡的要求安裝的。他把這個單筒望遠鏡放到眼前,鏡頭對著遠處。一開始,鏡頭裡的景物還有些模糊,但他來回拉動了一下套在一起的鏡筒,遠處的東西就變得清晰可辨了。
看來,中國古代的匠人真是不可小看,他們居然無師自通地想到了調整焦距的問題,並且用最簡單的辦法予以解決了。
蘇昊把這個單筒望遠鏡調過頭來看了看,發現前面的物鏡比那個雙筒的要大出一號,放大倍數也更高了。這樣一來,這個望遠鏡就可以看得更遠,而且可以同時看到的範圍也更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