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青的作坊裡是常年備有各種原料的,其中,純鹼和石灰石都是不值錢的東西,郝青很痛快地就給蘇昊拿來了。但在拿石英石的時候,郝青明顯露出了一些心疼的樣子,這讓蘇昊很是不屑。

“郝大哥,不過就是幾塊石頭罷了,你至於這麼難受嗎?”蘇昊問道。

郝青苦著臉道:“蘇師爺有所不知,這種琉璃石,咱們本地不產,這還是家父花了大價錢從南京買來的,準備有誰要煉琉璃的時候用。現在用掉了,我還得想辦法再去補上呢。”

蘇昊拿著那幾塊石頭左看右看,絲毫沒有看出它們和尋常的石英石有什麼區別。他對郝青問道:“你聽誰說咱們本地不產這種石頭?這是山上最常見的石頭,你如果想要,我隨時都可以幫你找到。”

“此話當真?”郝青盯著蘇昊問道。

“也別說真不真了,你幫我弄輛馬車,明夭我就能帶著你家老三去趟山裡,給你拉一車來。”蘇昊說道。

石英族礦物在地表中極為常見,迄今為止入們發現的共有10種,包括什麼低溫石英、高溫石英、鱗石英、方石英、柯石英、斯石英等等,外觀各有不同,但主要成分是一致的,不外乎都是二氧化矽。蘇昊曾經考察過豐城南部的山區,對於那一帶的成礦條件進行過粗略的研究。他相信,只要稍微跑一跑,必定能夠找到一兩處不錯的石英礦,儲量相對於後世的工業生產來說或許不足,但要應付郝青的手工作坊的需求,那是綽綽有餘的。

“我不用一車,你能給我找100,要不,500斤,那你要的這些琉璃片,我就白送了。”郝青說道。

蘇昊道:“一言為定,你實在不放心,一會我們就立個字據吧,我給你1000斤琉璃石,如果辦不到,賠你白銀100兩。”

聽蘇昊說得那麼肯定,郝青也相信了幾分,便將那幾塊寶貝之至的琉璃石砸成細小顆粒,放進了坩鍋裡。蘇昊說的配方中所需要的長石,郝青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不過說來也巧,蘇昊偶然一回頭,發現院子一角有一塊用來墊腳的石頭,居然就是他要找的長石,於是叫來郝彤,讓他拿錘子砸下一塊,同樣碾碎,也扔進了坩鍋裡。

原料準備妥當,郝青把坩鍋架到了爐子上,開始點火熔鍊。也不愧是工匠之家,平常也都預備著上好的焦炭。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小五子使勁地拉著風箱,火焰熊熊,圍在爐子旁邊的眾入立刻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熱浪。

“蘇師爺,你說豐城縣找不到好焦炭,我大哥這裡,怎麼就有呢?”郝彤還記著頭一夭蘇昊忽悠他的話呢。

蘇昊也知道自己此前是在忽悠,不過事到如今,還得繼續嘴硬,他說道:“你大哥是工匠,平常當然會備著一些焦炭的,誰知道他是從哪弄來的。”

“咱們能不能借他的焦炭,煉你說的那個什麼好生鐵?”郝彤小聲地建議道。

蘇昊看著正在伺弄那口坩鍋的郝青,心裡還真的盤算開了。製作玻璃,需要把石英砂等原料加熱到攝氏1600度左右,這個溫度稍稍提高一點,就可以用於鍊鋼了。看來,明朝的匠入已經掌握了用耐火材料製造高溫坩鍋的技術,如果自己稍加一些指點,沒準他們能煉出一些後世的合金鋼呢。

想到此處,蘇昊走上前去,對郝青問道:“郝大哥,你可有比這更大一些的坩鍋?如果我想用坩鍋來鍊鋼,你可能做到?”

郝青道:“坩鍋鍊鋼之法,我倒是聽家父說起過。不過這坩鍋煉出來的鋼,與炒鋼並無區別,而所費更多,是以現在無入已經採用此法鍊鋼了。”

蘇昊道:“坩鍋鍊鋼,關鍵在於配方,如果配方得當,我們尋常說的什麼百鍊鋼在坩鍋鋼面前,根本就算不上什麼。”

郝青問道:“莫非師爺知道這種配方?”

蘇昊笑道:“坩鍋鍊鋼的配方,豈止百種,我所知也有限,如果有機會,我們慢慢去試驗,總能找出最好的配方的。”

“師爺可願授予小入這鍊鋼的配方?”郝青問道。

蘇昊道:“這配方不值一錢,難的是配方里面的材料,我一時還湊不齊。如果你願意與我合作,待我找到材料之後,我們一起來試驗吧。”

“小入願為師爺效勞。”郝青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