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迸發王八之氣(第2/2頁)
章節報錯
“10倍!”眾人都被蘇昊的大話給震驚了。工房是個有油水的地方,即便是普通的衙役,一年上下其手,也能弄個十幾兩銀子的外快。如果像蘇昊說的,能夠有多出10倍的收入,而且還不違法,那可真是一件美妙無比的事情啊。
但是,眾人更多的還是一份懷疑。打井這事,是蘇昊已經幹成功的,大家也無話可說了。但要說一個秀才居然能夠找到一些掙錢的營生,讓每個人都掙到10倍的銀子,整個工房十幾號人,差不多一年能夠弄到上千兩的銀子,這實在有些吹得過大了。如果蘇昊真有這個本事,他至於穿一件帶補丁的襴衫來縣衙上班嗎?
蘇昊看出了大家的懷疑,他問道:“咱們工房裡,誰是當過泥匠的?”
工房相當於縣裡的工業局和城鄉建設局,在明朝,政府主導的工業不多,倒是各種建築工程比較多,所以工房裡的吏役有好幾個都是泥瓦匠、石匠、木匠出身。聽到蘇昊的問話,有兩名衙役舉起了手,說道:“小人過去當過泥匠。”
蘇昊看到舉手的人中有一個正是剛才最先向自己下跪的,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小人吳達。”吳達回答道。
“哦,吳達,你會打灶嗎?”
“回師爺,我過去就是灶博士,在這縣城裡,數我的手藝最好。”
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蘇昊心中暗喜,他繼續問道:“那好,吳達,我問你,你打的灶,一個四口之家,一年要用多少柴草?”
這個問題可難不住吳達,他答道:“如果是燒稻草的話,一個四口之家,一年差不多要用3000斤。”
“3000斤稻草,就是30擔,差不多是9錢銀子,是不是?”
“差不多吧,有時候柴草的價錢還要更貴一些。”
“如果一口灶,一年能夠省柴一半,只燒1500斤稻草,你覺得這口灶能值多少錢?”
“這不可能!”吳達斷然道,“四口之家,1500斤稻草根本不夠用,什麼樣的灶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我家在折桂鄉龍口村,前兩天我就在村裡打了幾口灶,每口灶都能比過去省柴一半以上,四口之家,1500斤稻草完全夠用。”
“師爺此話當真?”吳達的眼睛閃閃發亮,他當衙役不夠稱職,但作為一名曾經的灶博士,他對於技術有著狂熱的興趣。
“等有空的時候,我親手打一眼灶給你看,你就相信了。”蘇昊說道,“吳達,我問你,如果我們以工房的名義在全縣推廣這種灶,一口灶收2錢銀子,你覺得百姓願意接受嗎?”
“如果省柴的效果真如師爺所言,我想百姓會接受的。”吳達說道。
這筆賬,過去蘇昊曾經和母親楊根娣在一起算過,得出的結論是省柴灶一年能夠替農家省下3錢以上銀子的柴草。最關鍵的是,一個省柴灶至少能夠用上十幾二十年,這樣省下來的柴草價值可就非常可觀了。花2錢銀子打一口能夠持續省錢的灶,對於精明的人家來說,絕對是一個合算的事情。而那些一時目光短淺的人家,在其他人家的示範作用下,也會跟著學樣的。
蘇昊在村子裡幫人打灶,只能是還還人情,不敢收大家的錢。但如果把這個技術拿到工房來,以政府的名義推廣省柴灶,一口灶收2錢銀子,百姓估計還會覺得是惠民工程呢。
“師爺的意思是說,你願意向小人傳授這門手藝?”吳達半信半疑地問道。
蘇昊笑道:“有錢大家一起掙嘛,本師爺博覽群書,像這樣的手藝數不勝數,拿幾樣出來幫著大家一起發財,有何不可?再說,我有秀才功名,現在又還年輕,難道會一輩子在這豐城縣衙裡混嗎?”
“當然不會,師爺這樣的大才,必定是能中進士的人,豈能呆在我們這座小廟裡。”眾人一齊恭維道。
蘇昊站起身,走到戴奇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老戴,我如果想搶你這個書吏的位置,早就搶走了。你放心,我只是來鍍鍍金的,這個工房,什麼時候都是你的天地。我能幫你跨過眼前這個坎,你難道還敵友不分嗎?”
被蘇昊的王八之氣一燻,戴奇也挺不住了。他站起身來,向著眼前這位年輕秀才跪倒,稱道:“戴奇眼拙,感謝師爺大人大量,不和小人計較,戴奇願為師爺效犬馬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