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商稅!商稅!!(第2/3頁)
章節報錯
“皇上,臣認為現在朝廷的財政確實是有問題,然而此時節源根本就不現實,無論是西征西域還是呂宋清剿不斷襲擊大明百姓的土著都已經在進行中了,現在根本就不可能停下。
朝廷能做的只能是開源,只是,皇上您也知道,臣這腦子不太靈光,並不知道該如何辦,臣聽皇上的。”許顯純表現的倒是頗為卑微。
“許愛卿嚴重了,愛卿的能力自然是沒話說的,稅部的建立兩位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說著朱由檢左手輕敲著椅子,心道:“這許顯純倒是挺機靈。”
“朕倒是覺得許愛卿說的挺有道理,現在朝廷做的事情都是極為必要的,像各地的賑災,聯通全國各地水泥官道的修建也是不能停止的,甚至還要加快速度,尤其是西南、西北地區,甚至要延伸到已經佔領一半的西域。
更何況朕已經準備儘快解決建奴了,不能讓他們再待在遼東了。
我們要做的只能是開源,兩位愛卿覺得呢?”
李若星心中長嘆,“皇上,臣認為就算是要開源,朝廷也應當做好各方面的準備,無論是政策還是執行的官員,各方面的配套準備。
做好準備好方能順利推進,如此才能降低地方上的阻力,減少各方面的損耗,而這就需要一定的時間。”
“李愛卿確實是老成謀國之言,朕也是這樣想的,正是因為如此,朕今日才來和兩位愛卿商議一番。”
“吾皇聖明!”,李若星長鬆了一口氣,自己已經是盡力了。
“朕確實是有一個方法能猴子增加我大明的稅收,朕認為我大明現在的商稅收的很有問題,必須要進行改革!”
聽到商稅,李若星有些疑惑,大明的商稅不是已經透過車馬稅和車船稅變相的交過了那?這應該沒有人能夠逃脫的。
“兩位愛卿你們想想,我大明的平民中最富有的一批是誰,正是遍佈大明的商人,其實所謂的鹽稅、茶稅就是變相的對鹽商和茶商徵收商稅而已。
然而除了他們,大明可是還有一批商人,例如那些從事海貿生意、絲綢生意、牛馬生意、糧食聲音、錢莊生意、開礦的,他們賺的銀子少嗎?
不少,像幾年前被處理的那一批晉商就很有銀子,抄家抄出來千萬兩白銀,他們還敢背叛大明,和建奴結交。
兩位愛卿,朝廷是不是對這些人有些疏忽了,要知道在稅部成立前,商稅的數目更少,直到去年才恢復的兩百萬兩白銀,而這兩百萬兩中又有多少是來自宗室、勳貴的生意?
其他人呢?還有朝廷對經商的稅收是不是也太少了?
三十稅一的比例合適嗎?更何況這裡面又有多少偷稅漏稅的?
兩位愛卿說說以為呢?”
認認真真的聽完皇帝的話,李若星兩人也算是若有所悟,原來皇上是想要對商人加稅了。
李若星倒是和商人們沒有太大關係,於是李若星就思索起來,“雖然現在商人們的勢力仍然不小,但最近幾年他們官面上的勢力已經是大大縮減了,他們絕對擋不住朝廷的壓力。
只要皇上下定決心,收稅又是稅部徵收,稅部和其他部門不一樣,商人們的勢力並沒有在這裡擁有多大的力量。
更何況現在這個時候連皇上、宗室、勳貴的產業不也都繳稅了?你們這些商人就能不交稅?這也說不通。
再加上這位深宮長大的皇帝竟然會對大明各方的情況如此瞭解,自己也根本找不到理由去阻止。
那既然如此,就別怪本官了。”
想到這裡,李若星也就不再猶豫,“皇上,商稅的情況和我大明的農稅並不相同,兩者的徵收雖然都是三十稅一,這個比例對於商人賺取的利潤而言,確實是有些低了。
大明的商稅低是有背景的,太祖皇帝是為了休養生息,才給商人定下了極低的稅收。
後來隨著大明商人的發展,商人們也有了很多銀子,朝廷也開始想向他們徵稅時,商人們也已經透過培養人員進入官場的方法,在朝堂上有了一定的力量。
這個時候,朝廷再想提高商稅時已經很困難了。”,說到這裡,李若星停了下來,等待著皇帝的反應,畢竟他現在算是揭了一些人的短。
“是嗎?看來朝中還有像愛卿這樣的忠臣敢說真話啊,朕心甚慰。”,既然李若星敢說,那朱由檢就敢支援鼓勵他。
“自從皇上登基,商人們的勢力已經受到了毀滅性打擊,現在朝廷要收商稅,阻力自然就會小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