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會議就很簡單了,其實第一天的會議已經提到了一件大事,正是大明內閣首輔黃立極提出的清查人口,清丈田畝。

這件事自然而然的將會成為大明接下來數年間最終要的事情了,其他的事情照常推進就可以了。

就在會議即將結束時,在大明官場存在感越來越低的英國公張維賢等勳貴突然開口了,這讓原本就心不在焉的眾人驚異異常,勳貴們這次要做什麼?

“皇上,我大明最近幾年用度日益艱難,現在不僅僅是宗室,就連皇上自己的皇產都一分不少的納稅。

臣等大明勳貴與國同休,自然而然的應當和大明共患難,臣代表大明一眾勳貴願意納稅,不管是家中的田地還是商鋪,臣等勳貴之家願為大明的中興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說完,參加此次會議的三位國公皆是跪在地上,三人此時的心中卻是極為忐忑的,他們是真的擔心其他的勳貴啊。

距離宗室被皇上逼迫繳稅的時間已經過去了快五年時間了,距離皇上自己產業繳稅也已經過去將近四年時間了,而他們這些勳貴呢?

其實當初宗室繳稅時,英國公張維賢心裡就明白,自己也要行動了,也不能不給朝廷繳稅了,不然皇上會怎麼看自己這些與國同休的勳貴?

幸好定國公、成國公兩位國公同樣也是明事理之人,他們也是毫不猶豫的支援英國公。

然而其他的侯伯們卻不是這樣想了,絕大多數的侯伯們是不願意的,即便三人已經勸告過了,但效果不大,這讓張維賢三人心中惱怒不已,真是貪得無厭。

在這種情況下,張維賢心中即憤怒又無奈,最終三位國公加上贊成此建議的其他六家勳貴一同來到皇宮,向皇帝提出了他們的請求。

當時朱由檢也沒有猶豫,誇讚他們一番後也就贊成了他們的舉動。除此之外朱由檢根本就沒有其他動作,彷彿對此事一點兒都不在意。

其他勳貴見朝廷之後根本沒有動作,也就放心了不少。

朝廷沒有動作一方面是因為朱由檢想看看其他勳貴的反應,另一方面就是朱由檢事情太多把此事給忘了。

一直到崇禎六年初,朱由檢才想起此事,他這才注意到自從幾位勳貴老實繳稅過去的五年時間了,京城和南京的勳貴彷彿都不知道這件事。

雖然他們都知道英國公他們的動作,他們卻仍然是我行我素。

這樣的結果讓朱由檢真的很生氣,尤其朱由檢看過錦衣衛和東廠拿過來關於這幾年諸勳貴對此事的討論。

他們還在嘲笑英國公他們愚蠢。

真好啊!

都是與國同休的好勳貴啊,你們是真的聰明,朕不及也。

怪不得真實歷史上崇禎皇帝活活被銀子給耗死,而你們這些勳貴卻還還是如此的一毛不拔,當真是愚不可及!

於是朱由檢再次召見了這三位國公和其他六位侯伯,朱由檢再次表示了對他們大義行為的讚揚,五年時間這九家勳貴每年繳納的稅加起來也有五萬兩白銀了。

不管其他人如何,他們幾人的動作還是值得讚揚的,尤其是在這樣的對此中就更是如此了。

在朱由檢的要求下,也就有了今天的這件事,既然這些勳貴們自己不願意,給臉不要臉,那就只能讓朕來逼迫你們了。

聽到英國公的話,在場眾位大臣臉色頗為古怪,英國公等聊聊幾位勳貴繳稅的事情他們倒是很清楚的,那今天此事恐怕就是……。

“好,諸位勳貴果然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你們祖輩為我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現在你們這些後輩也能夠為國分憂,不愧為與國同休的大明勳貴。

你們的請求朕同意了。”

“謝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