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代王朱鼎渭(求訂閱)(第1/3頁)
章節報錯
崇禎二年八月二十日,朱由檢一行人離開了歸化城,很快他們將會離開漠南,再次踏入大明的核心統治地帶。
僅僅一天後,大軍就抵達了長城,透過殺虎口進入大同府地界。
現在的大同府和兩年前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多區別,要知道之前這裡可是駐紮著近十萬的軍隊,這裡可是大同鎮。
而現在這些人中近一半都已經變成徹徹底底的農民,而不是所謂的軍戶。大同鎮的十數和衛所也都全部取消,幾個衛所合併重新設立為縣,或直接併入其他縣城中。
因此當朱由檢等人進入大同府時,已經感覺不到什麼軍事氣息了,這裡和內地那些普普通通的府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
朱由檢還饒有興致的去了幾個原衛所所在地看了看,最後的結果他很滿意,衛所變革顯得非常徹底,變化也很大,這裡原本的軍戶們現在臉上都帶著笑容,感激朝廷分給他們田地,處罰那些可恨的衛所官員。
因此繞了一圈來到大同城的朱由檢臉上表情還是頗為不錯的,只要有提高那就好,這就是大明的民心啊。
前方這座大同城和內地的城池也頗為不同,這座城池規模也不小,不同之處就在於這座城池在修建之初就將城池的防禦功能考慮的淋漓盡致。
畢竟這大同城就是位於和漠南草原連線處,經常會受到蒙古人的威脅,而在大明這兩百年中,這裡發生的事情也深刻的表明當初建城的考慮是多麼的正確。
這兩百年中大同城也不知道被圍城了多少次,這座城池的確是從來沒有被攻破過,這就是一座堅城!
僅僅是站在城外朱由檢就就感覺到這座城池的不一樣,城高也極高,高達三丈,全磚石結構,各種防禦措施一個也不少,這樣的標準恐怕和北京城都差不多了吧。
此時代王朱鼎渭、大同府知府朱鼎渭兩人為首,身後還有大同府的一眾官員,這些人都在大同城外等待著朱由檢一行人的到來,旁邊還有著大量的大同百姓在這裡圍觀,大量的人讓這裡有些嗡嗡的,有不少百姓都在輕聲談論著大明的這個皇帝。
見到朱由檢大軍緩緩靠近後,現場很快就落針可聞,李仕亨長鬆了一口氣,終於安靜下來了。
這樣的情況下他總不好不允許這些百姓來覲見大明的皇帝,可是數萬百姓來到這裡後管理起來實在是太難了,就連保持基本的安靜他都沒有管住,每次提出此事大約也就是能保持半刻鐘的安靜罷了。
李仕亨整理了一番身上的官服,站的極為筆直,之後目視前方,結果他發現站在他左前方的代王殿下表現比他還誇張。
只見代王不斷的拍打著身上可能存在的灰塵,舒展著親王服侍的褶皺,甚至還正了正頭上的帽子,李仕亨還發現代王身上的這身服侍是新的,以前恐怕一次都沒有穿過。
看來這代王自從上一次以後真的有很大的變化啊。
上一次在朝廷處理範永鬥等晉商,這些大明的叛徒時,在朝廷發現代王和晉商關係匪淺之前,代王自己就直接給皇上上書將代王府與晉商之間的聯絡交代的清清楚楚。
而朝廷也念在代王府對此事瞭解、摻和的不夠深,再加上代王朱鼎渭也是直接自首,朝廷只是從代王手裡拿走了三百萬兩白銀和一萬頃土地,放過了代王一脈。
據李仕亨所知,在朝廷拿出來最後的處理之前,這位之前在大同無法無天的代王殿下簡直是惶惶不可終日,西安秦王的下場可是把他給嚇壞了,代王甚至還去找自己,希望自己能夠上書求情。
當皇上的處理意見下來後,代王才恢復了一些,相比於這個爵位而言,所謂的土地銀子都不能與之相比。
這之後代王朱鼎渭那可是低調許多,完全就是深入簡出,平日裡大同城一手遮天的代王現在對一切都是不管不問的。
這樣的變化讓李仕亨頗為滿意,這也讓他對於大同府的變革更加容易,大同府就是山西對朝廷的變革進行的最快最徹底的。
而李仕亨卻並不知道,這位代王當初在回過神來那可是心痛的無以復加,三百萬兩銀子銀子還好說,諾大一個代王府拿出這些銀子還不至於傷筋動骨。
可是一萬頃的土地,這個處罰就實在是太重了,在他代王府兩百多年的努力下,整個代王府所擁有的土地其實和秦王府擁有的數量差不多也就是一萬五千頃田地左右。
現在直接要拿出來三分之二的土地啊,這差不多就是他代王府一半的財產了啊。這可是他們代王府一代又一代用了兩百多年的時間積累起來的啊,就到了他這個時候拿出了一半的財產給了皇帝!
當初他的祖宗放棄了皇位,皇上您這一脈拿了皇位,我們就是掙了一些銀子,過個富裕生活,你現在都不讓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