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豐收(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臣恭喜皇上。”
聽著徐光啟詳細的講解,朱由檢心中很是高興,現在看來推廣新作物取得成就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可以說這一年出現的連綿北方數省的大旱還在其中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正是有了這場大旱,為了拯救數百萬黎民百姓,同時也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統治。
整個朝廷官員為了去賑災,不得不同心協力、竭盡全力的去推廣新作物,朝廷也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的支援,差一點兒把這個朝廷給掏空。這在正常情況下幾乎是很難做到的。
看著自家內帑的相關賬目,朱由檢自己都感覺心驚膽顫的。
自己什麼時候花過這麼多的銀子?兩輩子都沒有過這樣的經歷,甚至上輩子自己還是一個相當吝嗇的人,然而在來到大明之後竟然能夠面不改色的將手中的數千萬兩白銀給花了出去,簡直就是一個奇蹟。
不過,現在總算是取得了像樣的結果,也算是對得起朕和朝廷的努力了。
朱由檢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好,好啊!如此一來,天下百姓真的就不用再捱餓了!
徐愛卿,此次你絕對是居功至偉,朕一定會給愛卿你一個賞賜,一定讓愛卿你滿意!”
“臣惶恐,臣認為這都是皇上和諸位同僚的功勞,皇上您在巨大的壓力下支援臣對新作物的推廣,還為此花費了數目巨大的糧食和銀子。
諸位同僚也忙碌奔波了一年,他們辛辛苦苦的前往大明各處,組織百姓種植紅薯、土豆,而臣卻一直在這北京城內待著,臣當不得皇上地厚愛!”,徐光啟有些誠惶誠恐。
“徐愛卿,你就不用推辭了,給你的賞賜朕已經想好了,過不了多久愛卿你就會知道了。
……
現在說說這一次朝廷能獲得多少糧食?愛卿你要知道朕已經令戶部、少府藉助這這次以工代賑的機會在全國各省的省城修建了更多大型糧倉,並且對之前的糧倉也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
但是現在很多糧倉還處於正在修建中,甚至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朕有些擔心這些糧食的儲存問題,朕希望愛卿你能給朕顧及一個大概情況。”
這,徐光啟也是有些發愣,這個資料他還真的沒有總結,不過大概的數目還是可以估計出來的,只是皇上,您真的打算將這麼多的糧食給存起來,這根本就做不到好不。
徐光啟有些猶猶豫豫的說道:“皇上,即便是考慮運輸過程中的損耗,朝廷此次收穫的糧食數量絕對要超過一千萬石,最高應該不超過兩千萬石,最終的結果應該在一千萬五百萬石到兩千萬石之間!”
朱由檢點點頭,這個數目已經很多了,之前朝廷一年的稅收糧食的數目差不多也就接近三千萬石,直接增加了五成。
有了如此巨大數量的糧食增量,絕對可以解決很大的問題,如此以來,接下來的西北旱情基本上可以說是問題不會太大了。
“只是,皇上,那紅薯根本就不耐儲存,據臣估計,紅薯的儲存時間最多也就是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一年時間。
即便是土豆的儲存時間稍長,也遠遠不能和稻米、小麥可以儲存數年之久相提並論,朝廷還是應該早做打算。”
見朱由檢興奮的樣子,徐光啟猶豫一番後還是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朱由檢一愣,這的確是一個問題,自己差一點兒就把這件事給忘了,紅薯這東西實在是不耐儲存,看來事情遠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是自己太樂觀了啊,
“是朕想的太簡單了,儲存不了太長時間那就儘快售賣出去,天下間百姓還是有很多餓死的,現在有了高產的糧食,一切都會好上很多。
同時,對於稻米、小麥的種植,愛卿也應該多多注意才是,這才是重中之重啊!”
“請皇上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做好此事。”
……
“徐愛卿,你等等,朕還有一件事。”,剛剛走到大殿門口徐光啟只能再次回去。
“請皇上吩咐。”
“徐愛卿,朕覺得將紅薯切成片曬乾後應該可以儲存更長的時間,愛卿覺得此法是否可行?”,朱由檢突然想起了有紅薯幹這個東西,但是他還不清楚這個方法真的行嗎?
徐光啟一愣,他顯然沒有想到朱由檢竟然向他提出這個問題。
防採集,自動載入失敗,點選手動載入,不支援閱讀模式!
禁止轉碼、禁止閱讀模式,下面內容隱藏,請退出閱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