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那些商人都很有錢吧,這個時候李若星的內心忽然對這些所謂的商人有了更深的看法。

這麼多年真的就沒有人發現嗎?收商稅真的是與民爭利嗎?

這個問題深深在紮在李若星的腦子裡,沒有人會回答他這個問題!

他自己出身貧寒,家中只有二十畝地,並沒有經商,所以他對這些所知甚少!現在看來老祖宗們重農抑商果然是應該的!

許顯純並不是跟驚訝,作為錦衣衛的二號人物,對各地藩王的富裕程度還是有所瞭解的,此次只是稍微超出了一點兒錦衣衛的預料罷了。

接下來的幾天,由於福王已經同意接受朝廷的稅收政策,河南的藩王基本也就不再反對,河南稅課司的進展也極為順利。

甚至福王放棄抵抗還對其他省份產生了影響,其餘地方的藩王除了少數幾個,其他的基本已經同意。

李若星不著急,當大部分的藩王都同意的時候,那些仍然負隅頑抗的定然會投降的。

果然,在各地稅課司釋出了最後的時間後,正月的最後一天他們果然投降。

於是,此時,大明境內的數十為藩王都已經支援了朝廷的政策,不管他們內心是贊同還是反對,還是懷恨在心伺機報復,都不重要了,此事算是大局已定。

接下來就看各地的收稅情況。

宗藩的商稅也分為兩季,即每年收兩次稅!一次為二月份,一次為八月份,當然,天啟七年只徵收一次,也就是八月份徵收。

只要六個月後的稅收成功,這件事情才算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

後金出兵不過五日,遼東,寧遠,遼東巡撫府衙。

袁崇煥看著手上的信,這封信正式皇太極所寫,他要和大明議和,袁崇煥敏銳的感覺到此時定不簡單,他連忙派出人手去調查建奴打底發生了何事。

十數日後,他還沒有刺探出具體情報,毛文龍處有信使來傳遞訊息,建奴三萬大軍向朝鮮進攻,形勢危機,請求袁崇煥出兵救援。

當知道這個訊息後,袁崇煥對此嗤之以鼻,毛文龍的東江鎮在朝鮮境內有多個據點,此次建奴侵略朝鮮,他必然首當其衝,怪不得如此著急。

怎麼救,大明軍隊的實力怎麼樣,誰還不清楚啊!守城還可以,野戰還是算了吧,本官無能為力啊!能好好得守住寧錦這一線就是大功課。

“來人,加大力度修復錦州城、大凌衛,儘快修復完工。”

一匹快馬狂奔到京城,看到馬上的旗子,看守城門計程車卒大驚,八百里加急啊,遼東不會又打仗了吧,他們趕緊向上彙報,並疏通道路,供信使快速透過。

兵部衙門,兵部尚書李春燁正在為武器的事情發愁,聽到有八百里加急,瞬間臉色發白,不會是遼東又出問題了吧。

連忙開啟奏摺,還好還好,建奴沒有進攻錦州,是朝鮮。

不好,我大明的三面圍攻之計恐怕要失敗了。此事嚴重了。朝廷必須要做出行動,朝鮮自己肯定是抵擋不了建奴的三萬大軍的,今年又是艱難的一年!

他連忙趕往文淵閣,準備和諸位閣老一同面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