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詳細安排(第2/2頁)
章節報錯
又詢問能否做鏡子,聽到鄧玉函的翻譯,這兩人很是驚訝,顯然他們還有想到眼前的大明親王會問出這個問題,要知道用玻璃製造鏡子在歐洲已經努力了將近兩百年,真正成功距今也不過五十年。
而且技術難度極大,一名技術高超的工匠需要一個月才能製造出一塊!而且這種技術保密的極嚴,反正他們兩個是不會的!
他們說到:“尊敬的親王殿下,我們才疏學淺,並不會製作鏡子,這種技術太難了,而且在歐洲只有宮廷和大貴族擁有的工匠才會!”
聽到這話,朱由檢不由得有些失望,鏡子是一個利器啊,真正能賺銀子的地方啊,不過玻璃也行,當窗戶賣吧!
想到這裡,朱由檢和他們商量了一番,出高薪聘請他們為自己生產玻璃!
首先是他們先做出來幾個樣品看一看。
至於生產玻璃的地方朱由檢準備交給高起潛來辦,不過還要等到他們生產出來讓自己觀察觀察。
這件事情定下來後,他終於鬆了一口氣,基本上在自己登基以前也就靠蜂窩煤和玻璃賺錢了。而且蜂窩煤的旺季馬上就要結束了。
只是有些可惜的是這鏡子做不出來。可自己明明對製作鏡子的方法有一些印象啊,怎麼就想不起來了呢!是在哪裡看到的啊?
算了算了,不想了,走到哪一部是哪一步吧!
現在的重點是這些新品種糧食的種植工作,尤其是玉米、土豆、紅薯。
這三種作物的產量都是很高的,今年必須要種植上,看看具體情況如何,明年就要大規模推廣。
還好馬立志他們從濠境帶回來了幾個有經驗的農夫,自己都把這件事情給忘了。他們可真是立了大功。
如果沒有他們,自己肯定是不會種植的,到時候今年這一年就這樣恐怕給耽擱了。
恐怕得先讓他們瞭解一下京城這邊的氣候特點,孤記得,玉米、紅薯在後世是在農曆六、七月份種植的吧?
於是朱由檢連忙讓人把那幾個有經驗的葡萄牙人給叫了過來,將自己的一些問題提了出來,他們說,他們在南方種植過這些東西,應該問題不大。
朱由檢還是有些擔心,就將自己的所知道的一些種植方面的知識給說了一下,他們倒是跟驚訝,沒聽說過有親王殿下還懂種地的。不過他們認為的種植時間倒是和朱由檢記憶的差不多。這讓朱由檢稍微放下了一些。
他們連連保證會去聽取田地裡農民的一些看法。
不過朱由檢還是想著要派一些人手到福建那邊找找有沒有種植過這些的漢人。
鄧玉函道:“信王殿下,我當初在歐洲的時候也曾經種植過馬鈴薯和紅薯,有一些經驗!可以對殿下有所幫助!”
朱由檢很高興。“這件事情孤希望你能夠幫忙盯一下,這件事情對孤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希望你能多多注意,過幾天,孤會讓人帶他們去種植這些作物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