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各方面進展(第1/2頁)
章節報錯
至於毛文龍,此人的確是很有本事,軍事天賦不錯,可是卻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沒有大局觀,或者說是不清楚整個大明的情況,大明已經無力去援救朝鮮了。
不過他的作用實在是很強,尤其是在大明無力和建奴正面交戰的情況下,這種懂得游擊戰的人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過依孤看,此人必須有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頂頭上司,不然的話,就像這次,他的心裡肯定不會好受,感覺朝廷不靠譜,這樣下來,朝廷還有公信力嗎?
甚至還有……
哎,現在看來這情況相當複雜啊,拯救大明的難度真特麼大。
算了吧,現在也不是我該操心的,再忍忍吧!
…………………
經過差不多半年的發展,信王府的商業發展的極為迅速,這時他才真正瞭解了古代那些勳貴是真的有錢,有權勢,也只有他們能夠毫不費力的做大生意。
不然的話,在古代這樣的封建社會里,純粹的商人基本上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就算有也很難將生意擴充套件出一個省。這樣的社會里到處都是壓迫。
各地的地方保護主義實在是太強大了,想要跨省運作實在是太過艱難。
還好自己穿越過來後的身份不是很差,已經是頂級的權貴了,甚至不到一年就要成為這個國家最尊貴的人。
這正是因為自己的信王身份,自己這才能在這幾個月將這門生意做的這麼大!
就連自己不是還要在各個省份都找一個大家族進行合作。
現在,經過這段時間的發展,北方六省已經基本達成了目標,各個縣城都已經有信達商行的店鋪了。
不過現在基本上倒處都是賣煤爐的商鋪了,到處都是盜版,這他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至於蜂窩煤,或許是因為朱由檢將售價壓的太低,況且需要使用太多的人力進行生產和運輸,人工的成本太高,單個的利潤實在是太低。
或許是因為自己這大明信王的身份的身份,現在誰還不知道信達商行是信王殿下朱由檢的產業?
如果不能大規模的生產,利潤就不高,那些徽商、晉商之類的大商人不願意為了這麼一點小利潤去得罪一位親王,尤其是信王還和皇帝陛下的關係好。
能賺錢的生意多了,錢莊、絲綢、瓷器、鹽、走私,不管是向北走私還是向海外走私都是數倍的利潤,他們還不在乎這點兒小利潤。因此沒有大商人插手蜂窩煤生意。
不過這些大商人但是插手了生產煤爐的生意,這東西的利潤就高了一些,他們很早就插手了,這也就導致了,信達商行的煤爐的銷售量越來越不好。
不過低端的煤爐倒是賣的還不錯,高階的競爭壓力太大了。
蜂窩煤現在就可怕了,雖然大商人不參加,但是各個小縣城的小商人現在賣煤爐的實在是太多了。現在直接向那些人賣煤都比賣蜂窩煤賺的錢都多!
這實在是讓朱由檢很是無語,怎麼就混到這個地步了。
所以說這段日子雖然規模一直在擴大,但是由於盜版橫行,利潤並沒有增長,現在的利潤增長點主要在賣煤,並且賣煤的利潤仍然在快速生長,前景可期啊!
本來想靠賣高技術產品賺錢的,現在終於混成開煤礦的了。
終究是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當初見到沈繼尚遞上來的賬本,看著這些時,他真的是渾身發抖。